秦岭:中华文明的摇篮与文化根脉
秦岭:中华文明的摇篮与文化根脉
秦岭,这座横亘在中国中部的山脉,不仅是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更是中华文明的摇篮。著名作家、诗人、秦岭文化学者王若冰通过二十多年的深入研究,为我们揭示了秦岭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遗址到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从青铜时代的辉煌文明到周秦汉唐的盛世辉煌,秦岭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被誉为"中华祖脉"、"华夏龙脉"、"中华民族父亲山"。
秦岭是中国远古先民最早的栖息地
人类由猿到人的进化,经历了极其漫长的过程。以打制石器为标志的旧石器时代,大约开始于距今300万年前,一直延续到距今1万年左右。秦岭是我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发现最为富集的地区,是中华古人类的古老家园。秦岭沿线发现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活动遗址主要有:
- 蓝田上陈遗址。发现地: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玉山镇上陈村;地史年代:212万年;价值及意义:世界上除非洲之外最古老的原始人类活动遗迹之一。
- 蓝田古猿人头骨化石。发现地: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公王岭和陈家窝;地史年代:163万年。
- 郧县古猿人头骨化石。发现地:湖北十堰市郧阳区;地史年代:100万年。
- 巫县人化石。发现地:地重庆市巫山县龙骨坡;地史年代:200万年。
- 郧西古猿人化石。第一处发现地: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安家乡神雾岭白龙洞;地史年代:60至100万年。第二处发现地:湖北郧西县香口乡李师关村的黄龙洞;地史年代:5至10万年。
- 南召古猿人牙骨化石。发现地:河南南阳南召县云阳镇;地史年代:50万年。
- 汉中龙岗寺遗址。发现地: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龙岗寺;地史年代:120万年。
- 花石浪洛南人遗址。发现地: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花石浪;地史年代:30至100万年。
秦岭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新石器时代是人类从混沌走向文明的关键时期。东亚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大约开始于距今1万年左右,结束于距今4000年前。这一时期,秦岭仍然是华夏先民活动最集中的地区。截至目前,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全国范围发现最能反映新石器时代华夏先祖所创造文明成果的仰韶文化遗址6000余处,其中仅秦岭横穿而过的河南、陕西境内就有4000余处。在莽莽秦岭蜿蜒而过的其他地区,如甘肃、湖北、安徽、四川、重庆等地,新石器遗址也多有发现,其中最为著名的有:甘肃大地湾、马家窑;陕西北首岭、半坡、姜寨、龙岗寺、杨官、李家村;河南庙底沟、仰韶村、大河村、双槐树、灵宝西坡等。
此外,秦岭沿线还有不少与中国远古神话中华夏创世人物盘古、伏羲、女娲、黄帝、炎帝相关的地方和遗址,它们分别有:秦安女娲洞,天水卦台山、伏羲庙,清水县轩辕谷,宝鸡炎帝陵,蓝田华胥墓,灵宝黄帝铸鼎塬,平利女娲山,竹山女娲山,桐柏盘古山等。
距今4000多年前,人类文明进入青铜时代后,秦岭沿线的青铜文明更是辉煌灿烂。继夏商时代位于秦岭西端齐家文化和秦岭东端的二里头文化,率先点燃中国青铜文明的光焰后,在秦岭怀抱诞生的周秦两代王朝,将我国青铜文明推向巅峰。自汉代以来,在周人和秦人长期生活过的宝鸡境内,相继出土各类青铜器上万件,其中宝鸡中国青铜器博物馆日常展出的青铜器就达1500多件。
秦岭是中国文化根脉发源地
中华民族有着5000年文明史,但历史上中国和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产生重大影响力,并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深远影响的时代,是在秦岭怀抱诞生的周秦汉唐。这四个朝代既是中国文化形成时期,也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高度繁荣、全面发展时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
- 西周礼乐制度诞生于秦岭。礼乐制度西周时期周公创立,对后世中国社会政治、文化、艺术和思想影响巨大。
-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诞生于秦岭。《诗经》里大部分诗歌作品就是由西周采诗官采集编撰而成。
-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诞生于秦岭。从秦人创业、崛起到立国,一直没有离开秦岭怀抱。秦始皇采取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统一措施,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基础。
- 老子《道德经》所代表的东方哲学诞生于秦岭。公元前516年老子被尹喜挽留在函谷关,写下《道德经》五千言,开启了东方哲学思想先河。
- 秦岭是儒家文化大兴之地。孔子创立的儒家文化发源地在齐鲁,但儒家文化登上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主流文化舞台并获得大流行、大发展,则起始于汉武帝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中国唯一的本土宗教道教诞生于秦岭。东汉末年,张鲁在"五斗米教"基础上,借用老子《道德经》和庄子《华南经》,在汉中创立了中国唯一的本土宗教道教。
- 秦岭是中国佛教文化落地生根并成长为参天大树的沃土。丝绸之路开通后西域佛教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并在秦岭沿线与中国文化不断融合,最终在盛唐时期形成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佛教。
- 秦岭是"河图洛书"诞生地。发源于陕西洛南县的洛河在洛阳境内与黄河交汇,据传洛河与黄河交汇的地方,就是河图洛书诞生地。天水境内的卦台山,据说是伏羲创立八卦的地方。
- 秦岭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大通道丝绸之路起点。公元前119年,张骞从西汉都城长安出发,凿通了人类历史上首条沟通东西方文明与文化交流大通道——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不仅将中国文化影响力传播到了西方,沿丝绸之路远道东来的西方文化,也丰富了中国文化内涵。
- 秦岭是中国汉字和中国书法艺术诞生的摇篮。大地湾陶器上发现的距今8000多年前的刻画符号,被认为是中国最为古老的文字雏形。甲骨文之后,西周和秦代创造的更便于书写大篆、小篆和隶书,使汉字从记事符号发展成为一种书写艺术。其后对中国书法艺术影响深远的楷书、行书、草书、魏碑及其历史上众多书法大家诞生于秦岭怀抱。
- 秦岭是中国多元文化孕育和诞生地。秦岭山脉不仅是我国南北自然地理分界线,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蜿蜒雄矗的身躯,也使中国内陆语言、风俗、信仰、生活方式千差万别,形成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多样性格局。正是这种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生活传统,直接孕育了秦岭沿线众多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地域文化中,关陇文化、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以及秦岭西段羌藏文化,就是在秦岭影响下形成的。正是由于秦岭对其山域不同地域文化这种既隔离分割,又相互交流黏合的特殊意义,才让秦岭南北东西不同地区人群生活习惯、文化形态既有差异又有大同,造就了秦岭沿线各地区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和文化形态的丰富性,孕育、培植并生动展示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
- 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沿丝绸之路传播到全世界。历史上,西方人称中国为"希尼国",称中国人为"西尼"或"赛尼",都因秦国的影响力而来。后来,西方人称中国人为"汉人"、"唐人",也因诞生于秦岭怀抱的两个伟大朝代汉朝和唐朝而来。
正是基于以上事实,我们才说秦岭是中华祖脉,是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
本文摘自《中国秦岭旅游年鉴》202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