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赵雅芝叶童合体引热议:2025春晚中的经典重现与创新困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赵雅芝叶童合体引热议:2025春晚中的经典重现与创新困境

2025年央视春晚舞台上,当赵雅芝和叶童这对经典荧幕搭档终于在小品《借伞》中亮相时,无数观众的心中涌起了久违的感动。作为《新白娘子传奇》中白素贞和小青的扮演者,她们的合体演出承载了太多人的青春记忆。然而,这份期待已久的重聚却显得有些仓促——直到节目尾声,两位女神才惊艳亮相,短短几分钟的表演让观众意犹未尽。

这种期待与现实之间的落差,正是2025年春晚留给观众最深的印象之一。作为一台承载着国人集体记忆的文化盛宴,春晚每年都会尝试重现一些经典元素,以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然而,如何在创新与怀旧之间找到平衡,却是一个越来越棘手的难题。

01

经典重现:期待与落差

春晚中的经典重现,往往伴随着极高的观众期待。无论是赵雅芝叶童的合体,还是凤凰传奇的再度登台,这些熟悉的面孔和声音总能瞬间点燃观众的热情。然而,期待越高,失望的可能性也越大。

在《借伞》这个以白蛇传为背景的小品中,尽管有六对许仙与白素贞的表演铺垫,但观众最期待的还是赵雅芝和叶童的亮相。当她们终于出现在舞台上时,时间却已所剩无几。这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处理方式,虽然制造了一定的惊喜感,但也让许多观众感到意难平。

相比之下,凤凰传奇的《栋梁》则是一个更为成功的案例。她们用熟悉的歌声和全新的舞台设计,完美诠释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当北京中轴线的壮丽景象在舞台上重现时,观众仿佛被带入了一个国泰民安、盛世繁华的世界。这种既熟悉又新潮的体验,让经典重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02

不同维度的“经典重现”

春晚中的经典重现,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维度。一种是老演员的重新组合,如赵雅芝叶童、沈腾马丽等;另一种是老牌歌手的回归,如凤凰传奇、王菲等;还有一种是经典作品的重新演绎,如李子柒展示非遗元素等。

沈腾和马丽的组合,一直是春晚语言类节目的重要看点。然而,在今年的小品《金龟婿》中,他们的表现却未能达到预期。马丽扮演沈腾的丈母娘,而沈腾则装嫩扮演28岁的青年,这种设定虽然有其幽默之处,但显然未能充分利用两位演员的特长。小品在沈腾追求孙千的场景中戛然而止,未能给观众一个完整的故事,令人摸不着头脑。

相比之下,凤凰传奇的《栋梁》则是一个更为成功的案例。她们用熟悉的歌声和全新的舞台设计,完美诠释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当北京中轴线的壮丽景象在舞台上重现时,观众仿佛被带入了一个国泰民安、盛世繁华的世界。这种既熟悉又新潮的体验,让经典重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03

创新与怀旧:寻找平衡点

春晚作为一个承载着国人集体记忆的文化符号,既要不断创新以吸引年轻观众,又要保留传统元素以满足老一辈观众的期待。这种双重使命,使得春晚在节目编排上常常陷入两难境地。

从2025年春晚的整体表现来看,歌舞类节目在创新与怀旧之间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平衡点。无论是凤凰传奇的《栋梁》,还是毛不易与莫文蔚的《岁月里的花》,都既保留了经典元素,又加入了新的演绎方式,让观众感受到了熟悉的陌生感。

然而,语言类节目却在创新与怀旧之间显得有些摇摆不定。一方面,观众期待看到更多新颖的题材和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又希望看到熟悉的面孔和经典的桥段。这种矛盾的心理,使得语言类节目的创作难度大大增加。

04

未来方向:在传承中创新

春晚的未来发展方向,或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 经典重现要适度:不能过度依赖老面孔和旧作品,而是要在传承中创新,让经典元素以新的形式呈现。

  2. 创新要接地气:要关注当下社会热点和民众生活,创作更多贴近现实、反映时代精神的节目。

  3. 平衡各方需求:既要满足老一辈观众的怀旧情结,又要吸引年轻观众的关注,让春晚真正成为全民共享的文化盛宴。

  4. 提升节目质量:在追求形式创新的同时,更要注重内容的深度和艺术性,让每个节目都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2025年的央视春晚,虽然在收视率上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但在观众口碑上却有所欠缺。这或许正是春晚需要反思和改进的地方。只有在传承中不断创新,才能让这台承载着国人集体记忆的文化盛宴,继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