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高镇同逝世,享年96岁,航空教育界悼念其伟大贡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高镇同逝世,享年96岁,航空教育界悼念其伟大贡献
2025年1月21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北航”)发布讣告,著名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高镇同因病于京逝世,享年96岁。高镇同教授一生致力于航空科学教育和研究,堪称我国航空工程界的奠基人之一。
高镇同于1928年出生在北京,祖籍江西都昌。1950年,他以优异的成绩从北洋大学航空系毕业。1952年,高镇同追随学术之路,在清华大学教授期间参与组建了北京航空学院(现北航),并在该校的航空结构疲劳领域开辟了新篇章。作为材料力学实验室主任及固体力学研究所所长,高镇同的贡献不可小觑,尤其在飞机结构疲劳研究方面取得了开创性成果,形成了结构疲劳应用统计学的分支学科。
高镇同教授提出的结构寿命可靠性理论,已成功应用于我国多种机型的定寿和延寿工作,为国家的航空科学技术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由于其深厚的学术造诣,高镇同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其中包括6名两院院士及100余名博士和博士后,成为后来者心目中的楷模。
在航空科学的耕耘之余,高镇同教授淡泊名利,他个人的生活和价值观为师生所铭记。高镇同热心公益,累计捐献善款超过200万元,还设立了高镇同奖学金,旨在激励年轻学子投身航空事业。他曾多次被评为国家级荣誉称号,深受国内外同行的尊重。
高镇同教授的离世是我国航空教育界和科学界的巨大损失。他将长存于后人的心中,激励着更多致力于航空科研与教育的奋斗者。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和科学家,高镇同的严谨治学和无私奉献精神将激励一代代年轻学子不断追求卓越,勇攀科学高峰。
高镇同教授的辞世,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个人的离去,更是整个航空教育界在失去一位卓越领军人才后的深痛与反思。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更加珍视身边的教育资源和科学人才,在航空领域不断探索和前进。借此机会,推动更具人性关怀的科技进步与科研创新,确保每位科研人员都能在航天事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以此向高镇同教授的精神致敬。
在缅怀高镇同教授的同时,我们应重申促进教育公平和科研创新的使命,鼓励更多年轻人勇于追梦,早日为国家的航空事业贡献力量。尤其是当今AI及相关技术的迅猛发展,作为未来科技的新生代,年轻学子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具有长远视野与创新思维。在这条路上,期待更多如高镇同一样的杰出人才涌现其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空事业贡献新的力量。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