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营商环境优化:政商互动新趋势
石家庄营商环境优化:政商互动新趋势
“石家庄速度”:营商环境优化的创新实践
2024年,在厦门举办的“中国开发区营商环境建设大会”上,石家庄高新区行政审批局的企业服务中心案例从全国2100个案例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中国开发区营商环境百佳案例。这一荣誉的背后,是石家庄近年来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创新的结果。
创新举措:打造一流政务环境
石家庄市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招标投标“双盲”评审改革。这一改革通过随机“盲抽”评标专家、“盲评”投标文件、专家分散评标等方式,有效提高了招标投标的公平竞争性,遏制了人为干预和暗箱操作空间。
具体来说,石家庄市的“双盲”评审改革包括三个关键环节:
- 评标专家随机“盲抽”,由全省统一评标专家库随机抽取,系统不显示抽取专家姓名、电话等信息,自动通知专家参加评标,避免了对专家评标施加影响;
- “盲评”投标文件,技术标评审环节以“暗标”方式进行,评标专家在完全不知晓企业信息的情况下,对投标文件进行“盲评”;
- 专家分散评标,分别设立招标人代表评标区和社会专家评标区,实现招标人评标代表和社会专家隔离“不见面”。同时,创新“双盲+单人单间”评标模式,设置社会评委独立入场通道,有效减少了人为因素对专家客观打分的影响。
这一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石家庄市累计实施“双盲”评审项目7274个,实现了工程招标投标“双盲”评审全覆盖。这种做法有效地解决了招投标活动现场专家之间相互打招呼、做暗示影响公平公正这一顽疾,为各类经营主体营造了阳光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
服务升级:企业服务中心的“石家庄模式”
除了制度创新,石家庄还注重提升政务服务水平。高新区行政审批局建成并运行了全市首家企业服务中心,为企业搭建了政策咨询、要素保障、科技金融、人才服务、审批验收5个平台,开设了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循环化工、当前重点4个绿色通道,提供了涵盖线上线下咨询、辅助业务申报、全程帮办代办等全方位服务。
企业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共促成了12家企业向银行达成融资14.21亿元,解决了企业各类诉求超4000件,提供咨询服务5800余次,梳理9个领域惠企政策共计236项,编制了《石家庄高新区惠企政策汇编》供企业参考,招引落地项目5个,实测企业满意度达到100%。
成效显著:经营主体数量质量双提升
数据显示,石家庄市的营商环境优化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24年9月底,全市经营主体总量达880.08万户,同比增长4.41%。其中,企业267.56万户,同比增长7.23%。这些数据充分说明,良好的营商环境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落户石家庄。
未来展望:打造京津冀一流营商环境
根据《京津冀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石家庄市将继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重点推进市场、政务、要素、法治、信用五大环境建设。目标是经过三年时间,实现京津冀区域限制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基本消除,科学高效、稳定透明、公开公平的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基本建成。
石家庄市的营商环境优化之路,体现了政府从“管理者”到“服务者”的角色转变。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石家庄正在打造一个更加开放、透明、便利的投资环境,为企业的蓬勃发展提供坚实保障。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石家庄必将成为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的营商环境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