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双腿走访”到“科技破案”:浙江命案侦查20年变迁史
从“双腿走访”到“科技破案”:浙江命案侦查20年变迁史
2017年,浙江省公安厅召开了一场特殊的新闻发布会:全省348起命案全部破获,破案率首次达到100%。这一消息不仅让在场人员自发鼓掌,更标志着浙江进入“命案全破”的新时代。从2004年提出“命案必破”目标到2017年实现连续7年命案全破,浙江公安机关用13年的努力,将这一目标从梦想变为现实。
“双腿和笔记本”的年代
2007年,瑞安市发生一起命案,一名中年女子在汽修厂被杀害。时任瑞安市公安局刑侦大队重案中队刑警的冯浩,抄起笔记本就往现场赶。那时,电脑都并不算普及,更别说监控摄像头、指纹技术、DNA技术了。对于命案来说,最怕的就是无名尸体,这意味着没有任何线索,找不到关系人,就排查不出嫌疑人。
在那个年代,刑警最常用的手段就是走访排查。冯浩和同事们通过走访调查,很快锁定了嫌疑人杨云,一个18岁的打工小年轻。他们还请来心理专家判断,得出结论:要么自杀,要么“归隐山林”。于是,冯浩和同事们走遍了省内的无人村,甚至连山沟沟里的洞穴都没放过,可杨云还是不见踪影。这种“使不上劲的无力感”,深深困扰着冯浩和同事们。
科技手段的崛起
2013年,瑞安吉祥珠宝店发生一起入室抢劫杀人案,歹徒将独自看店的女店主杀害并抢走大量首饰后逃离。瑞安警方先后两次发布公告,悬赏20万元缉凶。当时的瑞安刑侦大队长钱卫东连续数十天通宵后,血压飙升,喷着鼻血晕倒在现场。
这起案件中,警方首次大规模运用了监控视频分析技术。虽然当时监控还没联网,只能用硬盘拷贝,但这一技术的应用为案件侦破带来了转机。警方调取了案发前后周边1万多小时的监控,抽调100多名民警逐帧看视频,最终通过监控视频自动分析软件发现了关键线索,成功抓获嫌疑人。
“命案必破”的新时代
2017年,对于冯浩和浙江公安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一年,冯浩调入省公安厅刑侦总队,进驻厅“侦查中心”。这是一个新成立的多警种合成作战部门,汇聚了公安机关最强的研判力量、数据资源和侦查手段。
随着命案发案持续下降、破案保持较高水平,特别是近年来科技手段快速发展,命案侦破机制日益完善,公安机关具备了攻克命案积案的有利条件。在机制、技术、手段的支撑下,浙江警方向命案积案这个“历史欠账”发起猛攻。2020年,公安部部署“云剑-2020”命案积案攻坚行动,浙江命案积案攻坚总成绩全国第一,交出了高分答卷。
冯浩当年未破的汽修厂命案,也在2021年通过新技术得以侦破。杨云在逃亡过程中曾从山崖摔落,被好心人救起后落户河南。科技的进步终于让这起悬案水落石出。
从“双腿走访”到“科技破案”,浙江公安机关的侦查手段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大部分案件都能在24小时内水落石出,有的案件侦破周期甚至缩短至6小时以内。这不仅体现了科技的力量,更展现了公安民警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执着追求。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升级,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社会治安将会更加稳定,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