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普宁英歌:从潮汕到世界的文化自信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普宁英歌:从潮汕到世界的文化自信

引用
人民网
10
来源
1.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214/c1002-40177547.html
2.
https://www.nbd.com.cn/articles/2024-02-20/3249486.html
3.
http://paper.people.com.cn/zgcsb/html/2024-02/19/content_26042510.htm
4.
https://new.qq.com/rain/a/20240220A08WQY00
5.
http://www.qb.gd.gov.cn/whjy/content/post_1229184.html
6.
https://www.sznews.com/news/content/2024-02/20/content_30755969.htm?v=pc
7.
https://m.jstv.com/news/2025/1/29/1334067942020210688.html
8.
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40214910835.html
9.
https://www.52hrtt.com/sln/n/w/info/G1737100010005
10.
http://www.puning.gov.cn/zjpn/lytd/lyjd/content/post_835250.html

2024年春节期间,一场来自中国的传统舞蹈在英国伦敦掀起热潮。普宁南山英歌队在特拉法加广场的演出吸引了超过70万观众围观,这支被誉为“中华战舞”的民间艺术团体,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01

从田间地头到国际舞台

普宁英歌起源于300多年前,最初由外江戏(汉剧)在普宁演出《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攻打大名府的故事演变而来。另一种说法认为,它是明末清初时期农民为反抗压迫,在习武基础上创编而成的艺术形式。

普宁英歌的主要表演形式为大型集体舞,舞者双手各持一根短木棒,上下左右互相对击,节奏强烈。舞者们按照《水浒传》梁山好汉的形象在脸上画着各式各样的妆容,配合锣鼓点和吆喝,边走边舞,表演气势豪壮。

近年来,普宁英歌频频走出国门,展现中华文化魅力。2023年6月,普宁富美青年英歌队赴泰国春武里府帕那尼空、乌隆府进行文化交流;2024年春节期间,南山英歌队更是远赴英国伦敦,在特拉法加广场、伯灵顿拱廊等地标性地点演出,吸引了数十万观众观看,社交媒体上相关视频点击量达数亿次。

02

国内传承:从“濒危”到“出圈”

在文化出海的大背景下,普宁英歌不仅在海外大放异彩,在国内也实现了从“濒危”到“出圈”的转变。据统计,2022年普宁市共有英歌队103支,而到了2023年底,这一数字已增长至近150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英歌队,其中不乏90后、00后的身影。

普宁英歌的走红,离不开现代传播手段的助力。短视频、Vlog等新兴媒介让这项传统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在小红书上,不少网友分享自己追看英歌舞的经历,有的甚至从浙江驱车前往广东观看演出。2024年春节期间,普宁市专门推出“中华战舞·普天同庆”英歌文化节文艺巡游活动,进一步推动了英歌文化的传播。

03

文化自信: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普宁英歌的成功“出圈”和“出海”,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拼搏的精神内核。

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普宁英歌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也在不断融入现代元素。例如,在服饰设计上加入时尚元素,在表演形式上结合现代舞,在传播方式上利用新媒体平台。这些创新让普宁英歌更加贴近年轻一代,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开辟了新路径。

04

展望未来:文化传承与国际交流

普宁英歌的成功经验为其他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它告诉我们,传统文化要焕发新生,需要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积极拥抱现代技术,创新传播方式。同时,文化自信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支撑。只有当更多年轻人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魅力,才能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命力。

随着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我们有理由相信,普宁英歌这颗岭南文化明珠,将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