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高发期,奥司他韦为何仍是首选?
甲流高发期,奥司他韦为何仍是首选?
随着全国多地甲型流感(简称“甲流”)发病率持续上升,抗流感病毒药物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焦点。尽管有新型抗流感药物如玛巴洛沙韦出现,但奥司他韦凭借其显著疗效、广泛适用人群及安全性,仍被国内外权威指南推荐为抗流感首选药物。
甲流高发,形势严峻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最新数据,当前全国流感病毒阳性率持续上升,其中99%以上为甲流,流行株以A(H1N1)pdm09亚型为主。以上海为例,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自去年12月第2周开始,甲流就诊人数明显攀升。门诊数据显示:去年12月第1、2、3、4周甲流阳性患儿分别为147例、313例、755例、1743例,今年1月第1周更是攀升到2233例。
成年人群同样未能幸免。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呼吸科主任吴庆国表示,近日晚上急诊人数比平时翻了5至6倍,大多是呼吸道传染病,其中有甲流、腺病毒、鼻病毒等,有的一家三口、一家五口中招。门急诊、住院病床已呈饱和状态。
新型药物虽好,但适用范围有限
在新型抗流感药物中,玛巴洛沙韦备受关注。该药通过抑制病毒基因转录所需特异性酶的活性,从根源抑制病毒复制,发挥抗流感病毒作用。与传统药物相比,玛巴洛沙韦具有以下特点:
- 用药便捷:全病程只需服用一次,而奥司他韦需要每天服用两次、持续五天
- 作用机制不同:抑制病毒复制而非释放
- 疗效快速:服用后病毒会在2~3天内核酸转阴,症状有所缓解
然而,玛巴洛沙韦也存在明显局限:
- 适用人群有限:目前只批准用于5岁以上、体重在20公斤以上的儿童及成人
- 价格较高:虽然已纳入医保,但零售价仍高达222.36元/盒
- 供应紧张:在本轮流感高发期,多地出现断货情况
奥司他韦:经验与优势兼具
相比之下,奥司他韦凭借其广谱抗病毒活性、良好的耐受性以及明确的临床疗效,在流感防治中占据重要地位。
- 适用人群更广:可用于1岁以上儿童及成人,且有不同剂型可供选择
- 安全性高:副作用相对较少,常见的恶心、呕吐等症状通常较轻微
- 临床经验丰富:作为一线抗流感药物使用多年,医生对其使用时机和剂量有充分了解
- 价格亲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售价约为171元/盒,属于基本医保范畴
权威推荐:奥司他韦仍是首选
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更新的流感护理指南中,强调了抗病毒药物在流感治疗中的重要作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也明确指出,奥司他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是治疗流感的有效药物,建议在症状出现后48小时内使用,可有效缩短病程、减轻症状,并降低重症风险。
需要提醒的是,尽管奥司他韦是目前治疗流感的首选药物,但并非所有流感患者都需要使用。对于轻症患者,通过充分休息、补充水分等支持性治疗即可康复。此外,抗病毒药物不能替代流感疫苗接种,接种疫苗仍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式。
在当前甲流高发季节,奥司他韦因其便捷的服用方式和良好的治疗效果,继续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专家提醒,在流感症状出现36小时内使用奥司他韦最佳,不建议长期或无医嘱自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