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老门东:历史建筑的现代复兴
南京老门东:历史建筑的现代复兴
夜幕降临,南京老门东的灯光渐次亮起,将这座有着数百年历史的街区映照得流光溢彩。从2013年开街时的400万人次,到2023年的2200万人次,短短十年间,老门东的年客流量增长了近六倍。这一串数字背后,是老门东从历史街区到现代旅游目的地的华丽转身。
保护与更新:历史建筑的现代演绎
老门东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地处中华门以东,与老门西遥相呼应。这里自古便是江南商贾云集、人文荟萃之地,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2013年,经过保护性开发的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正式对外开放,开启了其现代复兴之路。
在保护性开发过程中,老门东采用了“小尺度、渐进式”的更新方式。不同于大拆大建的改造模式,这种更新方式更注重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和街巷肌理的保留。漫步其中,你会发现,这里的建筑既有古朴的青砖黛瓦,又有现代的设计元素;街巷布局依然保持着明清时期的格局,但又融入了现代商业的活力。
这种保护与更新的理念,也体现在老门东的建筑设计上。2015年,老门东项目在全国人居经典建筑规划设计方案竞赛活动中荣获规划、建筑双金奖,这是对其在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方面取得成就的最好证明。
文化传承: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老门东的现代复兴,不仅仅是建筑的更新,更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这里,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实现了完美的融合。
老门东定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秦淮灯会。2024年新春,文旅部将“点亮中国灯”——首届全国灯彩联展主场选在南京,来自全国15个省市的35项省级以上灯会灯彩项目共150余件作品汇聚秦淮非遗馆。从白鹭洲、夫子庙到老门东、明城墙,匠心独具的灯彩将老城南区域装点得流光溢彩。
除了灯会,老门东还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搭建平台。蒋寿山故居、李渔“芥子园”成为民宿和酒店,生意红火的三四十家汉服体验馆形成产业链,去年底新开张的门东非遗传习馆,将现场制售与实物展览相结合……
值得一提的是,老门东不仅吸引了外地游客,更成为了南京市民生活的一部分。据统计,老门东的游客中,南京本地人占比高达70%,每个南京人一年平均打卡1.5次以上。这种本地居民与游客的良性互动,为老门东注入了持续的活力。
商业繁荣:传统街区的现代活力
老门东的现代复兴,还体现在其商业业态的繁荣发展上。这里既有传统的非遗、老字号,也有现代的创意咖啡、潮流文创、沉浸式剧场等新业态。
从南城燕归楼的淮扬菜,到又见炊烟柴火馄饨的烟火气,再到张氏生煎的里脊肉串,老门东的美食应有尽有。而豆花荘的古法豆花、朱记小郑酥烧饼等特色小吃,更是让人大快朵颐。
交通方面,老门东紧邻地铁3号线武定门站,交通十分便利。晚上17:30,老门东准时亮灯,将夜幕下的街区装扮得如梦如幻。从老门东出发,步行15-20分钟即可到达夫子庙,与白鹭洲公园、明城墙等景点形成联动,成为南京城南旅游的重要节点。
未来展望:历史街区的持续发展
老门东的现代复兴之路,是一个不断迭代的过程。2024年,第四届江苏特色伴手礼评测活动在老门东举办,进一步提升了其作为文化地标的地位。未来,随着更多优质项目的落地,老门东必将继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从历史街区到现代旅游目的地,老门东的变迁,不仅是建筑的更新,更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这里,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历史与未来交相辉映,共同谱写出一曲新时代的繁华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