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军教授揭秘:高血脂治疗新突破!
李建军教授揭秘:高血脂治疗新突破!
2024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李建军教授在年度回顾中指出,高血脂治疗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这些新进展不仅深化了我们对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的理解,更为高血脂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LDL-C和Lp(a):心血管疾病的关键风险因素
研究表明,即使通过药物治疗降低了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患者仍面临较高的心血管事件风险。这是因为除了LDL-C之外,Lp(a)(脂蛋白a)和RC(残余胆固醇)等其他脂质指标同样重要。
RC是通过脂蛋白脂肪酶和胆固醇酯转移蛋白作用后形成的残余脂蛋白中的胆固醇含量。与LDL颗粒相比,RC更容易诱导巨噬细胞形成泡沫细胞,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在临床实践中,RC的计算公式为RC = TC − HDL-C − LDL-C,但直接测量RC的方法尚未广泛应用。
PCSK9抑制剂:降低LDL-C的新选择
PCSK9抑制剂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新型降脂药物。它通过抑制PCSK9的活性,减少肝细胞表面LDL受体的降解,从而降低血液中的LDL-C水平。目前,中国已有4款PCSK9抑制剂获批上市,包括安进的依洛尤单抗、赛诺菲的阿利尤单抗、信达生物的托莱西单抗和诺华的英克司兰。
其中,托莱西单抗表现尤为突出,可使LDL-C降幅达65%,Lp(a)降幅达43.3%。此外,还有多款PCSK9抑制剂处于研发阶段,预计未来将有更多选择。
ANGPTL3抑制剂:调节脂质代谢的新途径
ANGPTL3抑制剂是另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ANGPTL3通过抑制LPL调节TG的血管内清除,同时影响HDL-C和VLDL-C的分解代谢。目前,恒瑞和舶望在这一领域的研发进度领先。
这些新进展为高血脂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通过精准干预LDL-C、Lp(a)等风险因素,医生能够更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脂水平,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对于患者而言,这意味着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更好的预后。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新型药物并不能完全替代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等生活方式调整仍然是控制血脂的基础。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有望看到更多创新疗法的出现,为高血脂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