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蕾用黑科技玩转非遗,春晚舞台惊艳四座!
于蕾用黑科技玩转非遗,春晚舞台惊艳四座!
2025年央视春晚在总导演于蕾的精心打造下,以“巳巳如意,生生不息”为主题,将非遗元素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为全球华人献上了一场文化盛宴。这场晚会不仅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更体现了科技创新对艺术表现的有力支撑。
非遗元素的创新演绎
作为“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春晚,于蕾团队巧妙地将非遗元素融入各个节目环节。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传统建筑创演秀《栋梁》。该节目以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为契机,运用扩展现实(XR)和裸眼3D技术,创新性地展示了天坛祈年殿、北京中轴线以及中国传统建筑的榫卯、斗拱等结构之美。
小品《借伞》则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白蛇传传说”为线索,将西湖绸伞作为推动情节的道具,同时融入京剧、粤剧、川剧、越剧等戏曲元素,展现了传统艺术的韵味。歌舞《潮起舞英歌》通过多位“英歌少年”的精彩表演,让观众领略到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潮阳英歌”的独特魅力。
此外,春晚舞台上还出现了隆尧招子鼓、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四川皮影戏、潍坊风筝等众多非遗元素。李子柒、杨建军等非遗传承人的亮相,更是让观众感受到非遗的传承与当代生命力。
科技创新的视觉盛宴
2025年春晚在科技创新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总台持续推进“思想+艺术+技术”融合创新,运用超高清、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立体视觉等技术,不断提升春晚视音频质量和全媒体传播效果。
在8K直播方面,总台已实现8K制播设备国产化,拥有8K摄像机、8K切换台、8K监视器等国产设备。今年将以全国产8K装备完成“8K超高清视频+三维菁彩声音频”制作,相关节目将在全国数百块超高清大屏上播出。
XR虚实融合超高清制作系统功能更强大。今年加入了数字孪生技术和大场景扫描重建技术,使XR虚实融合超高清制作系统功能更强大。通过该系统,春晚舞台打造出无限延展的虚拟空间,使演员与其数字分身实现跨屏互动。
AI技术也被广泛应用。通过AIGC技术,让古籍、古画中的人物“动起来”,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在歌曲节目中,利用AIGC动画生成模型,生成特色人物、环境背景等视觉内容,为观众带来别样的舞台效果。
于蕾的创作风格与理念
连续三年担任春晚总导演的于蕾,始终坚持深挖传统文化宝藏,创新当代文艺的时代表达和美学追求。从2023年春晚的《满庭芳·国色》到2024年春晚的《年锦》,再到2025年春晚的《栋梁》,于蕾团队不断探索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方式。
在语言类节目方面,于蕾团队试图打破传统窠臼。小品《借伞》将喜剧与地方戏曲融合,喜剧歌曲《妥妥的》带观众走进春晚后台,对口白话等新形式首次登上春晚舞台。
于蕾表示,春晚这道年夜饭不好做,但希望通过春晚的点滴表达,让大家能在这个过程中,或者有那么一刻获得了一种真正的感动。如果大家在那一刻都很有希望感,大家都内心很有心气,大家都觉得生活很美好、日子要向前,国家有力量、人民有希望。这就是春晚最大的任务,也是春晚最大的意义。
2025年春晚以“巳巳如意,生生不息”为主题,通过非遗元素与科技创新的完美融合,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隽永魅力。这场晚会不仅是艺术的盛宴,更是文化自信的展现,让全球华人共同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时代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