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食品安全再升级!这些防护知识家长师生都要知道
校园食品安全再升级!这些防护知识家长师生都要知道
引言:
国务院食安办近日联合教育部、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部署各地进一步健全校园食品安全全链条防控风险的制度机制,强化校园食品安全保障。
《通知》要求,学校校长(园长)应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明确食品安全总监并定期更新和严格贯彻执行,认真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努力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学校要加强病媒生物防制,规范复用餐饮具清洗消毒、大宗食材采购和进货查验制度落实。实行承包经营的,应严格按照招标程序统一组织招标,建立食堂承包经营管理制度;实行校外供餐的,应选择具备集体用餐配送资质的校外供餐单位,严格实行评价和退出机制。
守护孩子“舌尖上的安全”,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行动。
校园食安防线如何层层把关?
1. 食材入场:源头严防
米面油肉必须查验“三证”(生产许可证、检验报告、检疫合格证);禁用发芽土豆、野生蘑菇等高危食材。
2. 加工环节:过程严管
生熟分开、荤素分案,刀具砧板色标管理(红-肉、蓝-水产、绿-蔬果);餐食中心温度须≥70℃,确保彻底加热。
3. 供餐管理:风险严控
配送餐到校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超时需重新测温;学生餐从烹饪到食用不超过4小时,严禁隔夜菜回流。
4. 强化人员管理
组织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和从业人员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食品安全法律 法规的知识培训,明确食品安全责任,注意身体健康和个人卫生;全面检查食堂工作人员健康证有效期,确保无一人遗漏。
5. 开展风险排查
在开学前对学校食堂组织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按规定对食堂加工场所、就餐场所、设施设备、餐用具、饮水机、留样冰箱、生熟容器等进 行全面维护、保养、清洗、消毒、保洁;保持学 校食堂内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及时清理处 置过期、变质等不合格物品并做好登记,防止库 存时间久、过期霉变的食品原料进入加工环节, 查验冷冻冷藏的食材是否符合贮藏温度要求,是否超保质期或发生变质。
6. 严格饮用水管理
新学期要对饮水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清洗消毒方可使用,开学前做好饮用水的水质检测,确保学校用水水质符合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
7. 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根据在校师生需求,科学合理设置菜单,开展制止餐饮浪费宣传和食品安全科普宣传教育,引导学生按需用餐,践行“光盘行动”理念,自觉抵制食品浪费行为,形成“文明用餐、节约用餐”的新风尚。
家长学生必看的“食安自护指南”
给家长:
✅ 看公示:检查学校食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等级”(A级为优);
✅ 查细节:家长开放日重点观察后厨卫生、餐具消毒柜是否正常使用;
✅ 听反馈:若孩子反映饭菜有异味、腹泻等,立即联系校方并拨打12315举报。
给学生:
🚩 三不吃:颜色异常、气味刺鼻、包装破损的食品;
🚩 两洗手:餐前、如厕后必须用肥皂洗手20秒;
🚩 一报告:发现食堂问题,第一时间告诉老师或家长!
食品安全无小事,孩子的健康需要全社会共同守护!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家长师生了解校园食安新规,携手筑牢防护网。
文章来源:食安中国、惠州市食品安全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