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实体经济崛起:龙腾虎跃新气象
运城实体经济崛起:龙腾虎跃新气象
运城,这座位于黄河岸边的千年古城,近年来正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从南美白对虾养殖到新能源汽车制造,再到文旅融合创新,运城实体经济呈现出龙腾虎跃的新气象。
特优农业:品牌引领,特色发展
运城是山西省的“粮袋子”“菜篮子”“果盘子”,农业资源丰富。近年来,运城市大力实施品牌强农战略,构建起“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矩阵体系。
在区域品牌建设方面,运城已培育32个地理标志农产品,占全省的18.1%,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全国地级市第六。其中,“运城苹果”品牌价值高达75.21亿元,位列2024年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价值百强榜。此外,运城还培育了50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占全省35.7%,同样位居全省第一。
在企业品牌培育方面,运城拥有9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41家省级龙头企业和398家市级龙头企业。同时,还培育了234个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质量产品品牌,以及104个有机旱作·晋品、功能农产品、圳品等特优品牌。
为推动品牌发展,运城市制定了《运城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和《运城市品牌强农三年(2022-2025年)行动方案》,并建立了相应的推进机制。同时,还设立了农产品深加工贷款担保基金,截至目前已担保贷款4900万元,有效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题。
新兴产业:创新驱动,集群发展
在新兴产业方面,运城市以大运汽车为龙头,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2023年,运城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7%,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大运集团作为山西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链主”企业,已与博世、华为、阿里斑马等头部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一体化智能底盘集成技术、高级辅助驾驶系统、整车域控制器、智能座舱等方面开展研发工作。目前,大运汽车已在全国布局超过150家直营店,预计2024年年底将增加到300家,未来3年将布局1000家。
在大运汽车的带动下,运城市已集聚20多家汽车零配件企业,8个新能源汽车配套项目已开工建设,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全产业链条。据统计,2023年运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7%,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5%,其中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长1.3倍、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92.0%。
服务业:文旅融合,创新发展
在服务业方面,运城市以文旅融合为突破口,创新推动文旅产业发展。运城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永乐宫、飞云楼等10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
近年来,运城市以盐湖“水上列车”为切入点,打造文旅新热点。2023年底以来,行走在运城盐湖硝石滩上的列车因“撞脸”《千与千寻》中的海上列车而走红网络,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打卡。为接住这波流量,当地文旅部门规划旅游线路,邀请游客到鹳雀楼、普救寺等景点游览,并推出景区接驳车和门票半价优惠等措施。
同时,运城市还注重文旅产品的创新开发。例如,在普救寺推出实景演艺《宋韵·南风歌》,让游客在游览中感受历史故事;在鹳雀楼推出“更上一层楼”文化体验项目;在东湖农贸市场打造“碳水爱好者的天堂”等。
为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运城市还注重优化服务环境。例如,推出不限次游览24处景区的旅游年票,2024年“五一”假期共销售13611张,其中外地游客占比达63%。面对游客的吐槽,运城网友以“团宠”方式展现厚道待客之道,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形象。
总结:实体经济崛起,新动能加速释放
通过实施“龙腾虎跃”转型发展计划和“五小企业”创新创业计划,运城市推动了全市经济的多元化发展。2017年,运城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高于全省平均增速,特别是在信息技术产业、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20%的高速增长。
这些举措不仅促进了骨干企业的迅速做大做强,还培育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大运城建设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当前,运城市正在着力培育先进装备制造、精品钢、新材料、农产品深加工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以及绿色焦化500亿级产业集群和数字经济、现代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绿色建材5个100亿级产业集群,实体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