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读瑜伽经:第二支精进(Niyama)
一起读瑜伽经:第二支精进(Niyama)
精进(Niyama)是瑜伽修行的第二步,主要关注的是对自身的规范和内在修炼。与戒持(Yama)强调我们与外界的关系不同,精进注重的是我们如何对待自己,通过修正和净化个人的行为、思想和情感来提升自我。精进包含五项原则,每一项都帮助我们更好地探索内在世界,保持身心的平衡与宁静。
什么是精进(Niyama)
精进(Niyama)是瑜伽修行的第二步,主要关注的是对自身的规范和内在修炼。与戒持(Yama)强调我们与外界的关系不同,精进注重的是我们如何对待自己,通过修正和净化个人的行为、思想和情感来提升自我。精进包含五项原则,每一项都帮助我们更好地探索内在世界,保持身心的平衡与宁静。
精进的五项原则
1. Saucha(清净)
清净不仅仅是身体的洁净,更包括思想、情感和周围环境的纯净。它教导我们通过保持身体和心灵的清洁,去除杂念和负能量,为更深层次的修炼打下基础。
实际练习: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身体卫生,清洁生活和练习空间。在思维上,减少负面情绪的产生,通过冥想、呼吸练习等方式净化心灵。清净的环境和内心,让我们更容易集中注意力,保持专注和平静。
2. Santosha(知足)
知足是一种心态上的满足和接纳,无论顺境逆境,都能安然处之。知足并不意味着不进取,而是在每一个当下找到内心的平和与喜悦。
实际练习:在练习瑜伽时,接受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因做不到某个体式而自责。生活中,尽量减少对物质和他人的过高期待,学会珍惜已经拥有的,感恩每一刻的体验。
3. Tapas(自律)
自律是对自己行为、思想的约束和管理,它要求我们保持持续的练习和努力。Tapas 的火焰象征着意志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是我们突破自身限制的重要动力。
实际练习:在瑜伽练习中,坚持每天按时练习,不因懒惰或外界干扰而中断。生活中,保持健康的饮食、规律的作息,不被诱惑所左右。自律让我们走得更稳、更远。
4. Svadhyaya(研读经典)
研习不仅是读书学习,更是对自身的反思和觉察。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模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从而更有针对性地修炼。
实际练习: 定期进行自我反思,记录练习心得和心路历程。阅读瑜伽经典,如《瑜伽经》或其他灵性书籍,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实践瑜伽的智慧。自我学习让我们不断成长,走向更高的自我觉知。
5. Ishvara Pranidhana(臣服于神性)
臣服不是对某个具体神灵的信仰,而是一种将个人意志交托给更高力量的心态。这种信任和放下自我的姿态,让我们在面对未知和挑战时,不再恐惧和焦虑。
实际练习:在冥想或祈祷中,学会放下对结果的执着,相信所有发生的一切都有其深层次的意义。日常中不再为不可控的事情纠结,而是顺其自然地接受生活的流动。臣服让我们内心得到解脱与自由。
精进的意义:与自己相处的艺术
精进的五项原则是与自我相处的艺术,它们帮助我们不断清理内心的杂质,增强内在力量,培养心灵的宁静。通过这些自我管理和修炼的准则,我们逐步从外在的干扰中抽离,走向内在的平和。这不仅提升了我们的瑜伽练习,更是在生活的每一个瞬间,帮助我们变得更加坚韧、自信和自由。
精进是瑜伽修行的第二步,它为我们提供了与自己和谐相处的准则,也是通往内在平静和灵性成长的重要路径。希望大家在了解精进后,能够在日常生活和练习中多多尝试和体验,感受内在的改变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