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病因、症状与治疗全解析
帕金森病:病因、症状与治疗全解析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影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典型症状包括静止性震颤、四肢肌肉强直或僵硬、动作迟缓和姿势平衡障碍。虽然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神经系统老化等都可能与其发病有关。本文将详细介绍帕金森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帕金森病是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静止性震颤、四肢肌肉强直或僵硬、动作迟缓、姿势平衡障碍这四大症状为显著特征,常见于 60 岁以上老人。
发病原因
基本病因
帕金森病的发生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有关,引起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的病因尚未明确。以下因素,可能会引起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
- 遗传因素:5% ~ 10% 的患者有家族史,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而绝大多数患者为散发性。
- 环境因素:80% 以上帕金森患者属于散发病例。环境毒物因素起重要作用。百草枯、代森锰、除草杀虫剂、鱼藤酮、三氯乙烯等环境毒物的接触可以增加患帕金森的风险。吸烟、饮茶、咖啡因摄入和血清高尿酸盐可使帕金森发病风险降低。
- 神经系统老化:帕金森病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40 岁前发病相对少见,提示神经系统老化与发病有关。
- 多因素交互作用:除基因突变导致少数家族性帕金森病患者发病外,基因易感性可使患病的概率增加,但并不一定发病。在环境因素、神经系统老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会导致发病。
危险因素
由于病因不明确,因此,帕金森病的危险因素也很难鉴定,以下是一些可能与帕金森病有关的危险因素:
- 老龄:年龄变大是目前唯一已知的典型帕金森病危险因素。大多数帕金森病发生在 50 岁以后。
- 家族史:典型帕金森病的家族史并不明显。帕金森病家族史是早发型帕金森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但早发型帕金森病并不常见。
- 处于有毒物质的环境:一些研究表明,长期接触农药、化学品等有毒物质可能会增加帕金森病患病风险。
高危人群
下述人群更容易患帕金森病,需加以注意:
- 60 岁以上的人
- 父母等直系亲属患有帕金森病的人
- 长期接触杀虫剂、除草剂的人
临床表现
帕金森病症状因人而异,最为显著的症状就是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和肌强直,中晚期患者出现姿势平衡障碍,发病前后还会伴随一些非运动症状,包括便秘、嗅觉障碍、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及精神、认知障碍。
典型症状
典型症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运动症状,另一类是非运动症状。
- 运动症状
- 静止性震颤:此类症状常为首发症状,大多开始于一侧上肢远端部位,静止体位时出现或症状明显。发病时拇指与屈曲的食指间呈“搓丸样”动作。
- 肌强直:患者肢体可出现类似弯曲软铅管的状态,称为“铅管样强直“;在有静止性震颤的患者中,可出现断续停顿样的震颤,如同转动齿轮,称为“齿轮样强直”。严重时患者可出现特殊的屈曲体位或姿势,甚至生活不能自理。
- 运动迟缓:早期可以观察到患者手指精细动作缓慢,如解纽扣或扣纽扣、系鞋带等动作,尤为明显。
- 姿势平衡障碍:疾病中晚期出现,表现为患者起立困难和容易向后跌倒。有时患者迈步后,以极小的步伐越走越快,不能及时止步,称为前冲步态或慌张步态。
2.非运动症状
- 感觉障碍:早期可能出现嗅觉减退,疾病的中晚期伴有肢体麻木、疼痛。
- 睡眠障碍:夜间多梦,伴大声喊叫和肢体舞动。
-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能伴有便秘、多汗、排尿障碍、体位性低血压等。
- 精神障碍:约有 50% 的患者伴有抑郁,也常常伴有焦虑情绪。在疾病晚期,约 15% ~ 30% 的患者出现认知障碍,甚至痴呆。最多见的精神障碍是视觉出现幻
觉,即幻视。
治疗方法
本病的治疗目的是改善症状,延缓病程,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1.一般治疗
- 营养支持:部分患者进食困难,家属可帮助患者进食,必要时通过静脉进行营养支持。
- 心理支持:由于帕金森病患者在生活中存在诸多不适,亲属或照料者应给予更多的照顾和关怀。营造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鼓励患者克服情绪激动、紧张,保持比较愉快的心情。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为本病的首选治疗方案,疾病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都会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能力,因此,用药原则应以达到有效改善症状、提高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为目标,常用药物有:
- 左旋多巴,一般使用复方左旋多巴(苄丝肼/左旋多巴、卡比多巴/左旋多巴):根据病情而逐渐增加剂量至疗效满意和不出现副作用的适宜剂量维持。
-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应从最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至获得满意疗效而不出现副作用为止。
- MAO-B(单胺氧化酶 B 型)抑制剂:主要有司来吉兰和雷沙吉兰。
- COMT(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抑制剂:主要有恩他卡朋,托卡朋。
- 金刚烷胺:可改善少动、强直、震颤。
- 抗胆碱能药物:适用于伴有震颤的患者。
3.手术治疗
药物不能控制帕金森的症状或引起了严重的副作用时,可能需要接受脑部手术,如脑深部电刺激(DBS)。
临床确诊的原发性帕金森病是DBS手术的主要适应症。
患者通常对左旋多巴等药物有良好的反应,但在长期使用药物后,会出现疗效减退、症状波动(如“剂末现象”和“开关现象”)或异动症(如舞蹈样、手足徐动样或肌张力障碍样动作)等运动并发症。
这些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是考虑DBS手术的重要指征。
开展脑深部电刺激疗法需要满足:
- 原发性帕金森。
- 服用复方左旋多巴曾经有很好疗效。
- 疗效已明显下降或出现严重的运动波动或异动症,影响生活质量。
- 除外痴呆和严重的精神疾病。
- 需要注意的是,手术可以明显改善运动症状,但不能根治疾病,术后仍需使用药物治疗,但可相应减少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