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扫描:如何减少辐射危害?
多层螺旋CT扫描:如何减少辐射危害?
最新研究发现,每增加一次CT扫描,血液恶性肿瘤的总体风险上升43%。这一发现再次引发了人们对CT扫描辐射危害的关注。多层螺旋CT扫描作为现代医学诊断的重要工具,如何在保证诊断效果的同时减少辐射危害,成为医生和患者共同关心的问题。
多层螺旋CT扫描的工作原理
CT扫描采用旋转式X射线源和探测器,沿患者身体的不同方向获取多个切面的X射线图像。计算机会将这些图像合成为三维图像,CT扫描能够提供更详细的三维图像。
CT技术经历了从第一代到第六代的演变,主要解决了如何以最小辐射剂量提供足够好的图像质量的问题。其中,多层螺旋CT(MSCT)是目前最常用的技术,它通过多个探测器同时采集数据,大大提高了扫描速度和图像质量。
低剂量CT扫描技术
为了减少辐射危害,医学界开发了低剂量CT扫描技术。这种技术通过优化扫描参数(如降低管电流、管电压等)来显著降低患者所受辐射剂量。低剂量胸部CT的辐射剂量远低于普通胸部CT,具体来说,低剂量胸部CT的辐射剂量大约是常规CT的1/5至1/10,有效剂量通常小于1mSv,远低于我国平均自然本底辐射量3.1mSv。
低剂量CT扫描不仅辐射剂量低,而且图像质量仍然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研究表明,低剂量胸部CT使高危人群的早期肺癌诊断率提高约74.1%,肺癌特异性死亡率降低大于20%。
医疗机构的操作规范
医疗机构在进行CT扫描时,需要遵循严格的操作规范。根据重庆市医疗保障局发布的通知,医疗机构需要提供数字影像存储服务,患者可选择是否打印实体胶片。如果患者放弃打印实体胶片,可以减收15元;如果医疗机构不能提供数字影像存储和获取服务,需要减收20元。
此外,医疗机构还需要遵守检查结果互认规则,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对于符合互认条件的检查项目,不得以与其他项目打包等形式再次收取相关费用。
患者的防护措施
患者在接受CT检查时,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根据《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放射诊疗工作人员需要对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并事先告知患者和受检者辐射对健康的影响。
以常规胸部CT扫描为例,若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单次扫描对患者的直接辐射剂量大约为3至6msv(毫西弗) ,在采取防护措施后可将有效剂量显著减少到0.25至1.0msv(毫西弗)。防护措施包括佩戴铅帽、铅衣、围脖等防护用品,这些用品具有辐射吸收性能,能够有效削弱辐射能量。
实用建议
虽然CT扫描存在辐射风险,但其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因此,患者在接受CT检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了解CT检查的必要性:在医生的建议下,权衡检查的利弊,避免不必要的检查。
选择有资质的医疗机构:确保医疗机构具备相应的设备和技术能力,能够提供规范的检查服务。
配合医生做好防护:按照医生的指导,正确佩戴防护用品,保护敏感器官和组织。
询问检查结果互认政策: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减少辐射暴露。
关注低剂量CT扫描:对于需要定期检查的患者,优先选择低剂量CT扫描。
通过医疗机构和患者的共同努力,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CT扫描的辐射危害,同时发挥其在疾病诊断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