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7.33亿人面临饥饿:科学饮食疗法助力摆脱营养不良
全球7.33亿人面临饥饿:科学饮食疗法助力摆脱营养不良
2023年,全球约有7.33亿人面临饥饿,相当于每11人中就有1人食不果腹。这一数字较2019年新增约1.52亿,全球消除饥饿的步伐不仅停滞,反而倒退至2008-2009年的水平。更令人担忧的是,预测显示到2030年将有约5.82亿人处于长期食物不足状况,几乎回到2015年可持续发展目标通过时的水平。
营养不良不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长期缺乏足够的营养摄入会影响人体的正常功能,导致体重下降、能量不足,甚至引发营养不良。此外,营养不良还会增加患胃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的风险,导致贫血、免疫力下降及胆结石等问题。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科学的饮食疗法是改善营养不良状况的关键。以下是一些经过验证的治疗方法:
心理治疗:重建健康饮食观念
心理治疗是治疗饮食失调的核心。通过定期与心理学家或其他精神卫生专业人员进行交流,患者可以:
- 使饮食模式正常化并达到健康的体重
- 将不健康的习惯转变为健康的习惯
- 学习如何监测饮食和情绪
- 培养更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 探索应对压力的健康方法
- 改善人际关系
- 改善情绪
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家庭疗法和团体认知行为疗法等。这些疗法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导致饮食失调的扭曲想法,学习管理症状的技能,并重新获得健康的饮食模式。
营养教育:建立健康饮食习惯
注册营养师和其他专业人士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饮食失调的影响,并制定计划以养成和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营养教育的目标包括:
- 实现健康体重
- 了解营养如何影响身体,包括进食障碍导致的营养问题
- 实行饮食计划
- 建立规律的饮食习惯,一般为一日三餐加上有规律的零食
- 采取措施避免节食或暴食
- 纠正由营养不良或肥胖导致的健康问题
药物治疗:辅助改善症状
虽然药物不能根治饮食失调,但与心理治疗结合使用时效果显著。常用的药物包括抗抑郁药,它们可以帮助控制暴食或催吐行为,同时缓解伴随的抑郁或焦虑症状。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定期监测其效果和副作用。
住院治疗:严重情况下的选择
对于患有严重身体或心理健康问题的患者,或者厌食症患者无法进食或体重增加的情况,可能需要住院治疗。住院治疗的目标是稳定急性医疗症状,开始饮食和体重恢复正常的过程。在许多情况下,饮食和体重恢复主要在门诊进行。
以胃癌患者为例,营养支持治疗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的重要手段。营养支持治疗主要包括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两大途径。具体形式有口服、管饲以及静脉输液等。在选择营养支持方式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
围手术期胃癌患者,如果口服途径不足以提供50%需要量连续超过7天时,或有中度、重度营养不良时,应该采用管饲,建议术后24小时内开始。只有营养不良或严重营养风险的患者在肠内营养不能充分满足能量需求时,或者需要使用肠内营养、但是存在肠内营养禁忌或无法实施时,可以使用肠外营养。
在治疗过程中,要仔细评估可能导致腹泻的各种原因,并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以改善患者的腹泻症状。对于管饲喂养期间出现的腹泻,可能是使用方法不当所致,因此,需要特别关注营养输入量和速度的控制。为防止营养输入超过机体接受度,应从25ml/h的喂食速度开始,并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逐渐增加,每天递增25ml/h,以确保机体能够逐步适应。
营养不良的治疗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需要患者、家庭和医疗团队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的治疗方法和持续的支持,许多患者能够恢复正常饮食模式,改善身体状况,重获健康生活。
面对全球营养不良问题的严峻挑战,国际社会正在积极行动。联合国粮农组织等机构呼吁各国加大融资力度,推动农业粮食体系转型,加强粮食安全和营养框架建设。同时,也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关注和参与,通过支持相关项目、传播科学知识和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共同为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