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困来袭?中医教你如何调整作息!
春困来袭?中医教你如何调整作息!
春暖花开的季节,你是否感到特别容易犯困?这种现象被称为“春困”,是人体对季节变化的一种自然反应。在中医理论中,“春困”与肝脏功能密切相关,通过合理的调理,我们可以有效缓解这一症状。
“春困”的中医解读
中医认为,春季属于木元素,与肝脏功能密切相关。《黄帝内经》中提到:“肝气主春……肝若疏泄,则精神爽利。”春季阳气升腾,肝气随之旺盛,若肝气调畅,则人体精神愉悦;若肝气不畅,则易引起“春困”。
如何调理“春困”
调整作息,顺应自然
上海曙光医院安徽医院王馨语建议,应顺应春季阳气生发的特点,调整作息时间,早睡早起,避免熬夜。春季阳气初生,人体也应顺应自然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助阳气的生发。
饮食调理,清淡为主
春季饮食应以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绿叶蔬菜、豆制品等。应避免过多摄入油腻、甜食,以免增加肝脏负担。同时,可适量食用具有疏肝解郁作用的食材,如菊花、柠檬、薄荷等。
适度运动,舒畅气血
春季宜进行适量的户外运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等,这些运动有助于肝气的疏泄和气血的流通,同时也能增强体质,减少“春困”感。工作间隙,可舒展四肢,伸腰收腹运动,并配合深呼吸吐纳。伸展时吸气,放松时呼气,效果更佳。
穴位按摩,调和气血
中医认为,按摩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缓解“春困”。常用的穴位有太冲穴(位于足大趾与第二趾交界处)和足三里穴(位于膝盖下方四横指处)。具体方法是:以大拇指前端或自动原子笔钝端刺激按摩,做一紧一松的按压,频率约为每分钟30次,按压的力量要有一定强度,穴位最好出现酸、麻、胀的感觉。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心血管患者等特殊人群,春季养生尤为重要。岭南地区春季寒湿重,应注重保暖,避免受寒。饮食上宜辛甘化阳,益气健脾扶木,可多吃韭菜、芹菜等当令蔬菜,以及山药、莲子等健脾益气的食物。同时,可适当饮用砂仁陈皮茶、香菜腐竹鲫鱼汤等药膳,以温化寒湿,醒脾开胃。
结语
“春困”是人体对春季自然变化的一种适应过程。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良好的情绪管理和科学的作息,我们可以有效地调理“春困”,迎接一个充满活力的春天。中医的智慧在于顺应自然,调和身心,让我们利用这些古老而有效的方法,享受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