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博物馆日:成都古迹探秘之旅
国际博物馆日:成都古迹探秘之旅
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以“快速变化社群中博物馆的未来”为主题,重点关注非物质遗产、青年力量和新科技在博物馆发展中的作用。在刚刚过去的春节期间,成都的各大古迹和博物馆纷纷推出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不仅让游客深入了解三国文化和诗圣杜甫的历史背景,还通过互动体验和义务讲解服务,让人们感受到历史文化的魅力。
武侯祠:仿古祭祀重现千年民俗
1月29日上午,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文物区大门前热闹非凡。2025年武侯祠成都大庙会民俗重头戏“仿古祭祀”如期举行,正式拉开了乙巳蛇年“游喜神方”的序幕。
在蜀地百姓心中,刘备、关羽、张飞等蜀汉英雄被视为“喜神”,初一拜谒、游喜神方是成都人过年的重要传统习俗。活动现场,伴随着悠扬的川剧风格曲牌声,“仿古祭祀”仪式正式开始。川剧演员们身着华丽的古装,扮演蜀汉君臣,严格按照古礼复原祭祀仪式,整个过程庄重而充满仪式感。
祭祀队伍随后前行至三义庙前广场,这里上演了一场精彩的川剧绝技——“八头变脸”。演员们精湛的技艺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喝彩。祭祀仪式结束后,市民们纷纷来到三义庙前祈福,并触摸象征吉祥的“喜神石”。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大庙会还特别招募了“小喜神”。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不仅为市民派发喜神红包等礼品,在整个大庙会期间,他们还将身着传统服饰在园区内巡游,为游客送上新春祝福。
杜甫草堂:五大雅致场景展现文化魅力
1月27日,四川成都,开幕式现场。当日,“大雅中国年·人日游草堂”2025年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春节系列文化活动在开幕。活动推出诗歌之雅、书画之雅、非遗之雅、梅花之雅、舞乐之雅五大雅致新场景,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新春文化活动,让广大观众在春节期间尽享丰盛的文化盛宴。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
杜甫草堂博物馆以“大雅中国年·人日游草堂”为主题,推出了五大雅致新场景,包括诗歌之雅、书画之雅、非遗之雅、梅花之雅和舞乐之雅。活动期间,草堂内处处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氛围。
在诗歌之雅环节,小朋友们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诵读经典诗词,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书画之雅则邀请知名艺术家现场挥毫泼墨,为游客展示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精髓;非遗之雅通过展示蜀绣、蜀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游客近距离接触和了解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梅花之雅则结合草堂内的梅花景观,举办梅花诗会和插花艺术展;舞乐之雅则通过传统音乐和舞蹈表演,展现中国古典艺术的韵味。
成都博物馆:创新展览吸引年轻观众
成都博物馆则推出了两个重磅展览:“重返贝克街—沉浸式福尔摩斯探案体验展”和“锦城丝管—多元共鸣的音乐成都”特展。其中,“锦城丝管”特展尤为引人注目。
该展览展出了5件国宝级珍品,包括被誉为华夏音乐之源的贾湖骨笛、唐西蜀雷氏“彩凤鸣岐”落霞式琴、宋大晟钟、秦始皇陵一号坑铜甬钟和北齐黄釉扁壶。此外,还有60余件国家一级文物,共计226件/套展品。这些珍贵文物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国音乐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
更值得一提的是,展览采用了先进的科技手段,通过AR、VR等技术,让观众能够沉浸式体验古代音乐的魅力。这种创新的展陈方式不仅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也体现了博物馆在数字化时代的转型方向。
博物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成都的这些活动,正是对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的生动诠释。通过创新的展陈方式和丰富的文化活动,成都的博物馆和古迹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这些活动不仅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也为博物馆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正如国际博物馆协会所强调的,博物馆正在快速变化的社群中寻找自己的未来。成都的实践表明,通过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年力量和新科技,博物馆不仅能够更好地传承历史文化,还能够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新的文化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