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大足石刻:揭秘千手观音的保护与传承
探访大足石刻:揭秘千手观音的保护与传承
2024年8月,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记者齐聚重庆,参加“一带一路”记者组织论坛。在主题采风活动中,记者们被一幅震撼人心的景象所吸引——那就是被誉为“天下奇观”的大足石刻千手观音。
这尊高7.7米、宽12.5米的千手观音造像,雕刻于南宋时期,是中国最大的集雕刻、贴金、彩绘于一体的摩崖石刻造像,也是大足石刻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不仅展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
然而,这尊历经800多年沧桑的千手观音,曾面临着严重的保护难题。由于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造像出现了金箔脱落、彩绘褪色、石质风化等多种病害。为了抢救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2008年,国家文物局启动了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这是中国文物保护史上首次大规模实施的石质文物修复项目。
修复工作历时8年,汇集了全国近百名文物修复专家和工匠的智慧与汗水。其中,大足石刻研究院的石质文物修复师彭柳升,凭借其精湛的技艺和对文物的深厚感情,成为了修复团队的核心成员。他和同事们在狭窄的空间里忍受蚊虫叮咬,不管高温或严寒,抢时间抢进度,最终完成了这一艰巨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在修复过程中,团队还创新性地运用了3D扫描、3D打印等现代科技手段,为传统工艺插上了科技翅膀。通过3D扫描获取造像的精确数据,再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缺失部位的模型,不仅提高了修复精度,还为今后的文物保护提供了宝贵经验。
2015年6月13日,经过修复的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重新对外开放,重现了昔日的金碧辉煌。如今,这尊千手观音不仅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更成为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张亮丽名片。
近年来,大足石刻研究院还积极探索数字化保护和传播方式。2024年,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上线,其中就植入了大足石刻的千手观音、西方净土变、地狱变相等石窟造像,让玩家在虚拟世界中就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此外,大足石刻还推出了“云游·大足石刻”元宇宙景区,通过数字孪生、实时云渲染等前沿技术,让游客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石刻艺术的精美绝伦。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不仅打破了时空限制,更让传统文化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的保护与传承,不仅是一项文物保护工程,更是一次文化复兴的实践。它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体现了当代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决心与能力。正如一位参与修复工作的专家所说:“我们不仅要修复文物的形,更要传承文化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