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冬至养生:倪海厦教你如何补阳气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冬至养生:倪海厦教你如何补阳气

引用
百度
11
来源
1.
https://www.baidu.com/sf/vsearch?pd=xsp&tn=vsearch&from=844b&sa=vs_rs_xsp&word=%E4%B8%AD%E5%8C%BB%E8%AE%B2%E7%A9%B6%E5%86%AC%E5%A4%A9%E4%B8%8D%E8%83%BD%E5%87%BA%E6%B1%97&atn=index&ms=1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5JK17L00543VRV0.html
3.
https://hqtime.huanqiu.com/article/4KoOQKDdEuI
4.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pc/content/202412/20/content_30047070.html
5.
https://m.baidu.com/bh/m/detail/ar_9667430071345626826
6.
https://m.douban.com/note/862498347/
7.
https://hk.news.yahoo.com/%E5%86%AC%E8%87%B3-%E7%AF%80%E6%B0%A3-%E8%A3%9C%E8%85%8E-%E6%B6%88%E8%84%82%E8%8C%B6-%E7%A9%B4%E4%BD%8D-%E4%BF%9D%E9%A4%8A-001355310.html
8.
https://m.weibo.cn/p/index?extparam=%E7%99%8C%E7%97%87&containerid=100808bc6830999a5b8568c391e6a3f3eff069&luicode=10000011&lfid=1005057497347305&featurecode=hbshare1&launchid=10000360-sougousousuo_9999_01
9.
http://117.159.72.4:38567/sitesources/wsjkwyh/page_pc/zwgk/fdzdgknr/jbylws/jkkp/articleca97fe52b2cc48cc989f20ef368c16a1.html
10.
https://www.zkszyy.com/index/article/id/4355.htm
11.
https://www.zjtz.gov.cn/art/2024/12/20/art_1229049740_59099546.html

冬至,作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每年的12月21日至23日之间,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的开始。在中医理论中,冬至不仅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更是人体阳气最弱、阴气最盛的时节。因此,在冬至时,人体需要保护阳气,避免其过度耗散;同时,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生髓、养骨,而冬季肾水旺盛,是调养肾精的最佳时机。所以,“冬藏”就是藏阳气、藏肾精。应从穿衣、饮食、睡眠、运动、情志等方面,固守真元,固肾强体,护阳益精,蓄势以待发。

保暖防寒,藏住阳气

冬至时节,气温骤降,寒风凛冽,人体易受寒邪侵袭。《黄帝内经》云:“寒则伤阳”,致气血凝滞,百病丛生。故穿衣保暖,乃冬至养生之首要。

  1. 多层穿衣御寒气:《千金方》有言:“衣厚则热,薄则寒。”建议采用多层次穿衣法,即内层选择透气、吸汗的衣物,中层选择保暖性好的羊毛衫、绒线衣等,外层则选择防风、防水的外套。这样既能有效保暖,又能根据室内外温差灵活调整。

  2. 关键部位护周全:《黄帝内经》云:“寒气易侵,阳气难守。”头部、颈部、腰部和脚部是人体最易受寒的部位,也是阳气汇聚之处。因此,要特别注意这些部位的保暖。戴帽子、围巾、手套,穿高腰裤或长裙,以及穿保暖性好的袜子,都是不错的选择。

  3. 适时增减调温寒:冬至时节,室内外温差较大,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避免过度保暖导致出汗,从而耗伤阳气。同时,也要避免突然进入寒冷环境,以免寒气突然侵袭。

温补为主,固肾益精

冬至时节,饮食应以温补为主,多食用具有温补肾阳作用的食物,以固肾强体,护阳益精。这不仅是中医养生的智慧,更是民间流传的养生秘诀——“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1. 温补食物:如羊肉、牛肉、鸡肉、核桃、黑豆、黑芝麻等,这些食物能够温补肾阳,增强体质,帮助身体抵御寒冷。正如古语所言:“冬至阳生春又来”,这些食物有助于提升人体的阳气,为冬季的身体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确保来年春天的生机盎然。

  2. 药膳调理:冬至时节,适当食用一些药膳也是调养身体的好方法。如当归生姜羊肉汤,既能补血益气,又能温中散寒;枸杞红枣炖鸡汤则能滋补肝肾,养血安神。这些药膳不仅美味可口,还能有效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正如民间流传的养生秘诀——“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通过药膳的调理,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冬季的气候变化,为来年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3. 饮食均衡:虽然冬至时节需要温补,但也要注意饮食的均衡。适量摄入蔬菜、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正如中医所强调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只有做到饮食的均衡与适量,才能真正实现“冬藏”养生的目的。同时,要避免过度食用生冷、寒凉的食物,以免损伤脾胃,影响阳气的升发。

早睡晚起,阳气内蕴

《黄帝内经》指出:“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冬季日照时间短,人体生物钟会相应调整,建议人们顺应自然规律,适当延长睡眠时间,做到早睡晚起。充足的睡眠不仅能够恢复体力,还能促进体内阳气的积累。睡前可用热水泡脚,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提高睡眠质量。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长时间使用空调或暖气造成空气干燥,影响身体健康。

适度锻炼,养阳固本

冬至时节,虽然天气寒冷,但适度的运动仍然必要。《黄帝内经》有云:“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可选择室内运动,如瑜伽、太极拳、八段锦等,可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激发阳气。

  1. 室内运动:冬至时节,建议选择室内运动,如瑜伽、太极拳、八段锦等。这些运动不仅能够促进气血运行,还能调节情绪,改善心理健康。

  2. 运动适中:冬至运动,须循古法,注重适度。《黄帝内经》云:“劳则气耗,逸则气滞。”运动强度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耗散阳气,影响身体的健康。建议每次运动时间在30-60分钟左右,以微微出汗为宜。

宁静致远,养护心阳

冬至时节,万物静默,人体也应保持内心的平静。冬季肾水旺盛,容易克制心火,导致心阳不足。因此,在冬季养生中,应注重养心阳,以维持人体的阴阳平衡。情绪的稳定对于心阳的固护至关重要。过度的情绪波动会耗伤阳气,影响身体的健康。

  1. 调节情绪:冬至时节,要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宁静致远的心态。避免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影响,以免进一步耗散心阳。可以通过冥想、阅读、听音乐等方式,放松心情,养护心神,确保心阳不受肾水的过度克制。

  2. 保持乐观: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中医认为,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可以调和气血,增强免疫力。保持乐观不仅有助于调和气血,还能振奋心阳,以应对冬至时节肾水旺盛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身体的健康与平衡。

倪海厦的冬至养生建议

倪海厦强调在冬至时节要注重早睡晚起、饮食温养以及经络保健等方法来补充人体阳气。他推荐食用羊肉当归汤和坚果类食物,同时建议艾灸关元穴和足三里穴以增强体质。此外,保持心境平和也是关键。跟随倪海厦的指导,让你在这个冬天充满活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