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后脖子痛?当心是亚急性甲状腺炎!
感冒后脖子痛?当心是亚急性甲状腺炎!
近期,不少人在感冒后出现了脖子痛的症状,这可能不仅仅是普通的感冒症状,而是亚急性甲状腺炎在作祟。亚急性甲状腺炎(简称亚甲炎)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其典型症状就是颈部疼痛,常在感冒后发生。
什么是亚急性甲状腺炎?
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自限性甲状腺感染性疾病,以短暂疼痛的破坏性甲状腺组织损伤伴全身炎性反应为特征。典型表现为颈部肿块和疼痛,可伴有发热,常常被误诊为咽喉炎、扁桃体炎等。整个病程可持续数周,一般2-3个月,少数病人可迁延1-2年。
为什么感冒后容易得亚急性甲状腺炎?
亚甲炎多见于20-50岁女性,夏季高发,发病前2-8周通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如感冒),也常发生于柯萨奇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腮腺炎等病毒感染之后。通常认为病毒入侵呼吸道后激活免疫系统,因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表面与病毒表面有类似抗原,导致人体免疫T细胞在攻击病毒的同时攻击自身甲状腺细胞,引发甲状腺炎。
如何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
诊断要点:
- 有上呼吸道感染前驱症状,急性起病
轻症:甲状腺仅略增大,疼痛和压痛轻微,不发热,全身症状轻,临床上无甲亢或甲减表现。
重症:甲状腺增大伴压痛明显、持续高热、全身症状较重。 - 甲状腺部位的疼痛或压痛是最为特征性的临床表现
疼痛的范围不一,可先从一叶开始,以后扩大或转移到另一叶,即游走性甲状腺炎;常向颌下、耳后或颈部等处放射,咀嚼和吞咽时疼痛加重;病变腺体肿大,坚硬、压痛明显;少数患者首先表现为无痛性硬结。 - 实验室检查:
疾病早期血沉增快是突出特征,但血沉不增快也不能除外本病;
甲状腺功能可为一过性的甲状腺毒症,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但甲状腺核素扫描提示摄碘率下降,呈特征性“分离现象”;
甲状腺彩超典型表现为甲状腺内片状低回声区,边界模糊不清,形态不规则,病变区域的血流信号减少甚至无供血;
甲状腺核素扫描:可见图像残缺或显影不均匀,一叶肿大者常见无功能结节或一叶残缺;
甲状腺活检:滤泡破坏和炎症细胞浸润伴肉芽肿形成是本病的病理特征;
自身抗体TGAb,TPOAb阴性或低滴度。 - 破坏性甲状腺组织损伤临床典型病例可分三期:
早期:甲亢阶段,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可出现体重减轻、怕热、心动过速等;
中期:过渡期和甲减阶段,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可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如水肿、怕冷、便秘等症状;
恢复期: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逐渐恢复正常,甲状腺肿及其结节逐渐消失。多数病人 (数周至数月) 恢复正常功能,仅少数成为永久性甲减。
如何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
一般治疗
甲亢期:饮食以富含高热量、高维生素、蛋白质和糖类丰富为主,多补充水分。减少肠道刺激,限制纤维饮食;忌烟酒、忌刺激性、辛辣、兴奋食物,如葱、姜、蒜、花椒、咖啡、可可等;忌油煎、烧烤等燥热性及油腻食物;禁食海带、紫菜等含碘高的食物。
甲减期饮食以低热量、低脂、高维生素、蛋白质丰富为主。多进食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饮水,避免便秘。甲减期应该适当增加含碘食物的摄入,提高血液中碘的浓度,为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准备充足的原料。
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上呼吸道感染,以防亚甲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药物治疗
亚甲炎通常是病毒感染后引起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炎症而不是细菌感染,因此抗生素治疗无效。一般来说,甲亢症状多呈一过性而且程度较轻,故不主张服用抗甲状腺药物,更不能用放射性同位素或手术治疗,否则可能导致延长病程而不利于甲状腺功能恢复,甚至造成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可服用吲哚美辛、布洛芬、洛索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既可以止痛,又可以退热。对于疼痛剧烈、高热,全身症状较重的患者,可遵医嘱应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可迅速缓解临床症状。对于有甲状腺毒症的患者,可以使用β受体阻滞剂来缓解症状,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甲状腺药物。后期如出现甲减者,可给予甲状腺激素补充治疗。
提高警惕,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感冒后脖子痛的症状,尤其是伴有发热、乏力等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医。亚甲炎若不积极正确治疗,可导致永久性甲状腺机能减退。同时,要提高对甲状腺疾病的认识,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的人更要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