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的东北话,春晚笑点担当!
赵本山的东北话,春晚笑点担当!
“哎呀妈呀,这可咋整?”
当这句熟悉的东北话再次响起,仿佛又把我们带回了那个围坐在电视机前,等待赵本山登台的春晚之夜。作为春晚舞台上的常青树,赵本山用他标志性的东北口音,为我们带来了无数欢乐时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味那些年赵本山用东北话逗乐全国观众的经典瞬间。
从1990年首次登上春晚舞台,到2011年最后一次亮相,赵本山用21年的时间,塑造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角色。他的小品不仅让人捧腹大笑,更以其独特的东北话魅力,深深印刻在观众的脑海中。
在赵本山的众多经典作品中,《相亲》可以说是他的成名作。1990年,33岁的赵本山与黄晓娟合作表演的这个小品,让全国观众第一次听到了他那带着浓厚东北口音的“哎呀妈呀”。这个不足17分钟的作品,却让台下观众笑了50多次,掌声更是不绝于耳。从那一刻起,赵本山这个名字就与春晚紧密相连。
如果说《相亲》是赵本山的起点,那么《卖拐》系列则将他的东北话艺术推向了高潮。2001年,赵本山与高秀敏、范伟合作的小品《卖拐》,让“忽悠”这个东北方言火遍全国。一句“要啥自行车啊”,成为了当时最流行的热梗之一。紧接着,《卖车》和《功夫》两部续作,更是将这个系列推向了巅峰。
赵本山的小品之所以能深入人心,除了东北话的独特魅力,还在于他对人物的精准把握。无论是《昨天今天明天》中与宋丹丹搭档的“白云黑土”组合,还是《心病》中那个“装病”的老顽童,他都能用最自然的表演,让观众在笑声中感受到生活的真谛。
赵本山曾说:“春晚小品的最大主题就是快乐,你那个作品教育不了人,365天了都在这个教育的过程中走过,就这一晚上你还教育他有用吗?快乐就是主题。”这种坚持快乐至上的创作理念,让他在春晚舞台上独树一帜。他的小品从不刻意说教,而是通过幽默的方式,让人们在欢笑中思考。
近年来,虽然赵本山已经退出了春晚舞台,但他并没有离开观众的视线。2023年推出的《鹊刀门传奇》以8.2分的豆瓣评分,证明了赵本山的喜剧魅力依然不减当年。2025年,他又带着《鹊刀门传奇2》回归,首播8集就拿下了平台9.6分的高分。在剧中,赵本山一人分饰两角,将东北话的幽默发挥得淋漓尽致,再次让观众感受到了久违的欢乐。
从春晚舞台到影视剧,赵本山用他独特的东北话魅力,为我们带来了无数欢乐。虽然他已经67岁,但他的艺术生命依然年轻。正如他在《心病》中所说:“人活着,图个啥?不就是图个乐呵嘛!”相信在未来,我们还能看到更多赵本山带来的欢乐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