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总台春晚:科技赋能文化,创新演绎传统
2025年总台春晚:科技赋能文化,创新演绎传统
除夕夜,当亿万观众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2025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时,一场融合了最前沿科技的视听盛宴正在上演。从8K超高清直播到扩展现实技术,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到云上多视角拍摄,今年的春晚不仅是一场文艺演出,更是一次展现中国科技创新实力的盛会。
8K超高清:打造极致视觉体验
2025年春晚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第四年开展8K直播。经过持续的技术创新,总台已经初步实现了8K制播设备的国产化,包括8K摄像机、8K切换台、8K监视器等核心设备均为自主研发。今年春晚将首次使用全国产8K装备完成“8K超高清视频+三维菁彩声音频”的制作,相关节目将在全国数百块超高清大屏上播出。
8K技术带来的不仅仅是分辨率的提升,更是视觉体验的革命性变化。总台8K电视节目的最高码率达到120兆比特/秒,在高码率传输下,电视节目在呈现如树叶脉络、动物毛发等细节时,画面不会出现明显的模糊或锯齿。当电视播放运动员快速奔跑、赛车疾驰等快速运动的画面时,也能够保持较好的画面流畅度,减少拖影和卡顿,让观众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个精彩瞬间。
XR虚实融合:创造无限舞台空间
自2021年总台牵头研发XR(扩展现实技术)虚实融合超高清制作系统以来,这项技术不断迭代升级。今年春晚在前两年VR(虚拟现实技术)和VP(虚拟制片技术)的基础上,加入了数字孪生技术和大场景扫描重建技术,使XR虚实融合超高清制作系统功能更强大。
利用XR虚实融合超高清制作系统,总台对春晚舞台要呈现的古建筑群进行大场景扫描和三维建模,打造出无限延展的虚拟舞台空间。同时,该制作系统还能使舞台上的演员与其大屏幕上的数字分身进行实时互动,为观众呈现“跨屏”互动的效果。为了提升歌舞类节目的视觉效果,总台还引入了高精度的人工智能视觉追踪系统,通过识别演员佩戴的智能信标装置,实时采集位置和姿态数据,让虚拟特效出现在特定位置,带来全新的视觉交互体验。
AIGC技术: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技术在2025年春晚中大放异彩。总台联合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通过人物动态化AIGC算法,让古籍、古画中的人物“动起来”,在春晚舞台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在歌曲节目中,技术人员利用AIGC动画生成模型,创造出特色人物、环境背景、场景元素等视觉内容,为观众呈现别样的舞台效果。这种技术不仅丰富了舞台表现力,更让传统文化以新颖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展现了科技与文化的完美融合。
创新拍摄技术:多维度呈现艺术之美
2025年春晚首次在演播大厅部署了由30台相机阵列组成的云上多视角拍摄系统。这个系统以“演播厅天空环绕视角”对演员表演进行拍摄,通过智能虚拟运镜手法,展现出节目在不同角度下的细节。
值得一提的是,这30台相机并非广播级别的专业设备,而是普通的相机。要让这些普通相机满足春晚全链路4K HDR的画质要求,背后依靠的是强大的AI算法支持。阿里云视频云负责人致凡表示,AI算法需要不断优化以应对现场灯光、舞美变化等复杂情况,确保每一帧画面都达到最佳效果。
舞美设计: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2025年春晚的舞台设计也充满了科技感。主舞台和观众席连成一体,宛如一柄如意。舞台中央设置了一个5米×5米的LED立方体升降模块,结合裸眼3D、超高清视觉投影、增强现实等技术,打造出一个变幻无穷、层次丰富的“如意”空间。
通过程序控制的投影卷帘、LED移动大屏、LED升降舞台和色彩丰富的电脑灯,构建出天地一体的演播空间,使舞台造型奇幻多变。此外,今年春晚还采用了分布式精准扩声技术,分散布置扬声器,形成多个声道,使声音更均匀地覆盖整个区域,构建高标准声学演播环境。
科技创新:春晚发展的强劲动力
从1983年首届春晚的茶话会形式,到如今集8K超高清、XR虚实融合、AIGC技术于一身的科技盛宴,春晚的变迁见证了中国广播电视技术的飞速发展。每一次技术革新都为这台晚会注入新的活力,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交相辉映,为全球华人带来一场场视听盛宴。
2025年春晚不仅是一场文艺演出,更是一次展现中国科技创新实力的盛会。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节目效果和观众体验,更体现了我国在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等领域的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的春晚必将带来更多惊喜,为全球华人呈现更加精彩的视听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