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长汀旧址:一座见证抗战时期教育精神的历史建筑
厦门大学长汀旧址:一座见证抗战时期教育精神的历史建筑
2025年1月20日,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院长张侃一行来到福建省长汀县,对厦门大学旧址进行调研。此次调研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展望,旨在将这一承载着厚重历史的校园打造成开放的研学基地,助力闽台文化融合发展。
历史的见证:厦大长汀旧址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厦门大学被迫内迁。1939年4月,时任校长萨本栋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克服重重困难,将学校迁至长汀。在长汀的六年时间里,厦大不仅坚持教学科研,还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人才,成为东南地区重要的文化教育中心。
长汀,这座被誉为“中国最美小城”之一的古城,见证了厦大师生在艰苦环境中坚持学术追求的精神。时任校长萨本栋曾说:“我们要在炮火中求生存,在困厄中谋发展。”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成为了厦大在长汀时期最宝贵的财富。
调研的意义:文化传承与两岸交流
此次调研活动意义重大。座谈会上,双方代表就厦门大学旧址提升项目、厦大与长汀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方面的交流合作事宜作了深入探讨。张侃院长表示,厦大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将积极参与旧址提升工作,在资金、人才、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未来,这里将被打造成一个开放的研学基地,不仅面向厦大师生,更将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和学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旧址还将成为连接两岸文化的重要纽带。通过邀请厦大全球校友会及台湾厦大校友会参与,这里有望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助力闽台文化融合发展。
未来的展望:让历史照进现实
此次调研活动,不仅是对厦大长汀办学历史的回顾,更是对其未来发展的规划。通过提升旧址项目,加强厦大与长汀的深度合作,双方将共同挖掘厦大精神的丰富内涵,让这段历史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未来的山海校地共建中,双方将秉承“传承历史、服务当下、启迪未来”的理念,持续深化合作深度和广度,实现互通共融双赢,永续这份不朽的山海情缘。厦门大学长汀旧址,这座见证了中国高等教育在艰难环境中坚持发展的历史建筑,必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