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明日正月初三是“凶日”,记得:1不烧、2不早、3不扫、4要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明日正月初三是“凶日”,记得:1不烧、2不早、3不扫、4要吃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JN5UPHVJ0553VFLH.html?f=post1603_tab_news

“愿得天公多惠顾,年丰岁稔乐尧民”,时间过得真快,明天就是2025年1月31日了,我们将进入乙巳新年的第三天,也就是春节开始的第三日,民间称为“大年初三”。大年初三,春节期间的重要日子之一。据史书记载,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所有人休假五日,后来称为“小年朝”。清代的《清嘉录·小年朝》提到:“(正月)初三日为小年朝......与岁朝同。”其中“岁朝”指的就是春节的第一天,也就是说大年初三和大年初一都是春节期间比较重要的日子。

明日农历正月初三,农历新年的第三天。按照感知纪年法来说,明天也是一个乙巳年丁丑月庚子日,根据“建除十二日”择吉推算,明天正月初三同样也是一个“闭日”,其中“闭”代表着坚固和闭塞,无论做什么事情,如果遇上了挫折,都要学会坚强的去面对,那样事情中的困难都会雨过天晴,因此,明日大年初三是“闭日”,在古人看来这也是一个“凶日”。

今年的正月初三不一般,在时间上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正月初三,指的就是春节的第三天,此时仍在“数九寒天”当中,天气仍会寒冷。按照我们老祖宗的说法,“数九寒天”的每个阶段的“九天”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如果正月初三的时间在“五九后”,那么称为“正月初三五九后”;如果正月初三的时间在“六九前”,那么则是“正月初三六九前。今年的正月初三在1月31日,此时正处于“五九”的第6天,很明显属于五九后半段的时间,因此,今年是“正月初三五九后”。

老话说“正月初三六九前,九九不到穿春衣;正月初三五九后,出了九九霜难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正月初三的时间在六九时期的前半段,那么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这预示着接下来的天气会暖和的比较早,甚至“数九寒天”还没结束,人们就可以提前穿上春天的衣服了;相反,如果正月初三的时间在五九时期的后半段,那么这预示着接下来的天气会持续较久的寒冷,甚至可能出了数九寒天,还会出现降霜的天气。其中“穿春衣”和“霜难消”是一个夸张的说法,只是为了突出接下来天气“冷暖”变化的特点。

那么,冬末春初的天气回暖快点好,还是慢点好?对人们来说,天气回暖慢点好,毕竟人体对于气温的转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突然经历忽热忽冷,人们很容易出现感冒等不适。但对于农作物来说,来气肯定是回暖快点好,毕竟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天气暖和的早一点,农作物可以更早的返青,为接下来留出了更多的生长时间。

明日就是正月初三了,正月初三不仅是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更是农历新年的第三天,因此,正月初三这天有很多的习俗和讲究,每当正月初三到来之前,身边的老人就会提醒:1不烧、2不早、3不扫、4要吃,都是指的什么呢?建议提前了解。

1不烧:白天不烧门神纸

正月初三,也称“大年初三”,是新年的第三天。在古代,每到年节之时,家家户户都会在门上张贴门神画,以祈求新一年的安宁与吉祥。而到了正月初三,古人就会将家门的门神画取下,并与年节时的松柏枝一同焚化。烧门神纸的习俗,始于宋代,盛于明清,寓意着随着旧岁的结束,人们将重新踏上新一年的旅程。但要注意,烧门神纸的时间不能选择在白天,要在天黑以后。

为什么烧门神纸的时间要在晚上?正月初三,民间也视为“赤狗日”。传说中,“赤狗”是“熛怒之神”,遇到他的人往往预示着不吉,因此,正月初三一些地方就会有不拜年的习俗,尽量会选择在家中与家人一同过年。而烧门神纸,作为一种与神明告别的仪式,自然也要选择在这个相对“安静”的夜晚进行。

2不早:不早起

老话说“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饱”,正月初三,作为新年的第三天,还有一个比较有趣的习俗,那就是“不早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习俗?

这个习俗其实蕴藏着老祖宗的生活智慧。虽说正月初三是春节的第三天,但人们往往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小年就开始忙碌了。而正月初一是人们走亲访友的日子,正月初二又是回娘家的日子,因此人们都无法好好休息,那么到了正月初三,古人就会选择安睡迟起,让疲惫的身体和心灵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调养。

除此之外,正月初三还处于大寒节气,天气寒冷,人体免疫力较低,如果此时长时间忙碌,对身体的健康也会造成影响。《黄帝内经》有云:“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早睡可以养人体的阳气,晚起则能养人体的阴气,使身体内的阴阳维持平衡。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从而为来年春天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3不扫:不扫地

正月初三这天还有一个讲究是“不扫地”。在《清嘉录·小年朝》中便有记载:“(正月)初三日为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同。”古人认为正月初三与岁朝同等重要,因此有着诸多与岁朝相似的习俗禁忌,不扫地便是其中之一。为什么会有正月初三“不扫地”的习俗呢?

大年初一不扫地,这是因为大年初一也是聚财日,古人认为,扫地可能会扫走家中的财气。而关于大年初三“不扫地”,却有着很多的说法,其中最受关注的说法就是与“水神”有关。据说,大年初三是“水神”的生日,如果此时在这个时间段内接触和水有关的活动,如洗衣、洗澡、拖地等,都是比较忌讳的。因此,人们在这天都会尽量避免扫地,甚至和水有关的事情。

其实从现代与传统融合的角度来看,大年初三其实仍然可以扫地,但不拖地就好,因为古代物质缺乏,家中的地面都是土地或砖地,因此扫地需要洒水,这样能避免灰尘到处乱飞,现如今家中都是瓷砖地面,扫地也用不到泼水。

4要吃:吃合子

俗话说“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转”,正月初三吃合子,同样也是这天的标志性习俗。合子是由两张饺子皮捏在一起,中间填上馅料,或煮或煎都可以食用,在传统文化中,因合子的形状圆满,寓意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合子虽说是正月初三这天的传统美食,但尽量不要使用过量。毕竟正月初三还处于天气寒冷的时期,此时人们的肠胃功能较弱,加上合子是面食,馅料多为肉,虽然有营养,但确实不好消化,如果过量食用很容易增加肠胃负担,出现消化不良,积食等不适。

推荐做法【韭菜鸡蛋合子】

食材:韭菜300克,鸡蛋3个,面粉400克,芝麻油20毫升,盐3克,味精3克(或鸡精),姜末5克

面粉中加入适量温水,和成软硬适中的面团,盖上湿布醒面20分钟。

韭菜洗净切碎,鸡蛋打散炒熟晾凉,与韭菜末、姜末、芝麻油、盐、味精一起拌匀。

醒好的面团分成小剂子,擀成圆皮,包入馅料,对折捏紧边缘。

平底锅刷油,放入合子,小火烙至两面金黄即可。

总结,明日正月初三,今年的正月初三有啥说法?这天不仅是一个“正月初三五九后”,也是旧俗中的“凶日”,但这里想要表达的并非是字面上的意思,而是传统择吉文化对日子的一种划分方法。无论如何,请大家都要记得:1不烧、2不早、3不扫、4要吃,老传统不能忘。

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事业如日中天,步步高升;财源滚滚而来,福气满满当当。祝您春节快乐,万事如意!

本文原文来自网易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