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再捐3000万物资温暖家乡,反哺桑梓展现企业家担当
刘强东再捐3000万物资温暖家乡,反哺桑梓展现企业家担当
2025年1月,一则新闻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再次向家乡宿迁捐赠价值3000多万元的物资,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增添了浓浓的暖意。
千万元物资温暖家乡
此次捐赠活动名为“我为老家送年货”,刘强东为家乡光明村的1500户村民准备了丰富的年货大礼包。每家每户都能收到包括手机、坚果粮油、电动车等在内的30多款商品,总计5万件。此外,他还特别为村里的60岁以上老人准备了1万元现金红包,为小学老师们发放了10万元红包。
村民们对这份沉甸甸的礼物感到惊喜和感动。腊八节当晚,许多村民自发来到刘强东老家门口燃放烟花,表达心中的感激之情。一位村民在接受采访时说:“大强子不仅给我发了红包,还给我们送来了冰箱和电动车。现在我们村里的生活越来越好了,都多亏了大强子。”
持续不断的反哺
这已经不是刘强东第一次为家乡置办年货了。早在2015年春节,他就曾给全村60岁以上老人发放1万元红包;2018年春节,他又为800多户人家送去了春节大礼包;2024年春节,他再次为村民们准备了年货礼包和羽绒服。每年的这个时候,村民们都在期待着这位从村里走出的企业家带来的惊喜。
从受助者到捐助者
刘强东对家乡的回馈,源于他自己的成长经历。1970年代,他出生在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来龙镇光明村,家境贫寒。考上大学时,全村人凑了500元和76个茶叶蛋作为他的学费。这份来自乡亲们的关爱,让他始终铭记在心。
“我从小生活在这里,没有各位乡亲父老的关心爱护,我也走不出这个村子,也就没有今天的我。”刘强东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对家乡的感恩之情。他用自己的成功回报家乡,不仅体现在物质捐赠上,更体现在对家乡长远发展的支持上。
投资家乡,助力发展
2009年,京东在电商行业崭露头角,刘强东决定将京东客服中心建在宿迁。尽管当时宿迁经济水平相对落后,人才匮乏,但他力排众议,坚持将分散在广州、上海、北京的客服部门全部集中到宿迁。如今,这个客服中心已经发展成一个产业,直接带动超过2万人就业。
随后,他又相继将京东信息研发处理中心、财务结算中心、物流管理中心和云计算基地落户宿迁。在京东的带动下,百度、小米、当当等知名企业也纷纷入驻,宿迁从一个不知名的苏北小城,一跃成为“电商名城”。
企业家精神的典范
刘强东的公益行动,展现了企业家精神的另一面。他不仅通过捐款捐物直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更通过投资家乡、支持教育、关注医疗和环保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做出了长远的贡献。
“企业家作为社会上的稀缺资源,最早是由法国经济学家里查德·坎蒂隆在1800年提出,在他看来,企业家是让经济资源的效率由低转高的一群人。”经济学家张维迎在《重新理解企业家精神》中这样写道。刘强东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企业家精神:不仅是在商业上取得成功,更是在社会发展中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结语
刘强东的公益之路,体现了“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的理念。他用自己的成功反哺家乡,不仅改善了乡亲们的生活,更为宿迁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这种企业家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