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新歌《世界赠予我的》,文化符号大揭秘!
王菲新歌《世界赠予我的》,文化符号大揭秘!
2025年央视春晚上,王菲的一首《世界赠予我的》引发了广泛热议。这首歌由湖南籍音乐人袁晶作词,曹正杰谱曲,常石磊担任制作人,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
歌词意象的文化解读
歌词中“也赠予我雷霆”和“又慢慢痊愈摇风铃”被部分网友解读为暗藏玄机,疑似向谢霆锋示爱。但如果我们从更广阔的文化视角来解读,会发现这些意象承载着更深层的含义。
“雷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象征着自然界的威严和力量。《易经》中就有“震为雷,为龙,为长子,为决躁,为苍筤竹,为萑苇”的记载,将雷霆与生命力、成长和突破联系在一起。在《世界赠予我的》中,“雷霆”或许象征着人生中不可避免的挫折和困境,而“又慢慢痊愈摇风铃”则暗示着在经历风雨后,心灵的自我修复和成长。
“风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与禅意和宁静相关联。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中就有“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描写,通过自然界的细微声响,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意境。在《世界赠予我的》中,“风铃”或许象征着内心的平静和超脱,暗示着在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后,最终能够达到一种淡然处之的境界。
“星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象征着无限的宇宙和永恒的时间。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就有“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描写,通过星空的浩瀚,引发人们对生命和宇宙的思考。在《世界赠予我的》中,“星空”或许象征着生命的广阔和深远,暗示着在有限的人生中,我们依然能够追寻到永恒的意义。
歌曲创作背景与团队
词作者袁晶仅用一小时完成初稿,并根据春晚风格进行了调整。曲作者曹正杰则通过优美的旋律,将歌词中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制作人常石磊则通过精良的制作,让整首歌的音乐性得到了完美的呈现。
在春晚舞台上,这首歌的视觉呈现也极具艺术性。导演组最初打算以地屏为载体呈现一台日历,两位歌手在日历翻页中唱出一对伴侣度过的岁岁年年,最终满纸浪漫开成一座花房。但为了增加引人遐想的空间,总台台长从《色彩中的艺术史》一书中汲取灵感,建议参考法国印象画派的油画质感,增加歌曲的艺术浓度和情感分量。团队基于印象派的点彩法和破色法,终于通过虚拟引擎打造出一片足够让人沉浸的花海。
网友反响与社会影响
在春晚播出前,这首歌曲刚一公布,便在全网各大社交媒体平台掀起了一场场关于自己与世界的真情讨论。铺天盖地的留言分享,印证了台长对这首歌曲的判断:“听者有感。”春晚舞台上的演绎,如何继续令人耳目一新?
可以冷色调,或满天星斗,或月上树梢来衬托情感歌曲。海雄台长的审片意见给了导演组莫大鼓励,决定弃用视频中的现实生活画面,将全曲置于星空宇宙中演绎。
最终在春晚舞台上,歌手开场便置身于“天圆地方”的空间中,这是中国人对宇宙的朴素认知。随后,舞台借助科技幻化出漫天星云、流星雨等星象,将观众带入神秘的宇宙星空。象征生命之路的光环逐渐展开人物的生命剪影,点点星光拢聚起亲情、友情、爱情的存在痕迹。个体的齿轮在浩瀚星空中转动,依然能熠熠生辉,这是生命的不屈与坚韧,哪怕一瞬,也是永恒。
王菲的音乐风格特点
王菲的音乐风格一直以多元化著称,她能够将流行、摇滚、电子等不同元素完美融合。她的嗓音独特且有辨识度,柔情又温柔动人,能够很好地诠释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在《世界赠予我的》中,王菲的混声唱法再次展现了其艺术魅力。她对声音的控制和技巧的运用,使得整首歌既有流行音乐的优美,又有摇滚音乐的激情,还有电子音乐的科幻感。
从1993年起,王菲便采用混声体系唱法,她的师承戴思聪,经过系统性培训,有着非常细腻的强弱艺术美感。这种混声唱法在三十年前的华语音乐市场较为少见,当时四大天王时期的主流审美方向是真假声和明星效应,整体声乐艺术性较低,而王菲的混声唱法在当时堪称惊艳。
结语
《世界赠予我的》不仅是一首简单的歌曲,更是一首充满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作品。它通过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深刻的文化符号,引发了人们对生活、情感和宇宙的思考。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我很少用‘如听仙乐耳暂明’来形容一首歌。”这首歌曲中,空灵澄澈的嗓音在满天星斗中回荡,和听得入神的网友们共同抵达“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的审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