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音缭绕:云南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创新
“云”音缭绕:云南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创新
12月5日晚,一场名为“云”音缭绕的云南民族民间音乐传承与创新歌曲演唱音乐会在云南民族大学雨花校区致远楼活动中心隆重举行。这场音乐会由国家一级演员阿普萨萨担任主唱,以“传承与创新”为主题,通过四个篇章展现了云南多元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古歌悠扬: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
音乐会以“古歌悠扬”篇章拉开序幕。阿普萨萨根据怒江傈僳族民间音乐曲调改编的《傈僳哟以》展现了浓郁的民族风格。随后的《拉祜四季调》通过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四季更迭,描绘了拉祜族人民的生活场景。纳西族原生态歌曲《三月百花开》则以合唱和声的形式,营造出独特的音乐意境。
情歌缠绵:民族文化的浪漫情怀
第二篇章“情歌缠绵”展现了云南各民族对爱情的独特表达。白族情歌《白月亮白姐姐》以合唱开场,展现了阿鹏对金花的执着追求。电影《芦笙恋歌》插曲《婚誓》则将观众带回到纯真的年代,感受那份质朴的爱情。
山歌回荡:民族文化的地域特色
“山歌回荡”篇章展现了云南独特的地理环境对民族音乐的影响。《弥渡山歌》通过情节表演,突出了音乐的生动性。《布朗山歌》融合了布朗族和傣族的音乐风格,展现了民族文化的交融。而《放马山歌》则反映了滇西地区牧马生产和生活场景,体现了当地人民的朴实生活和乐观态度。
欢歌四溢:民族文化的团结精神
最后一章“欢歌四溢”展现了云南各族人民团结一心的美好景象。白族经典民歌《苍山歌声永不落》表达了对幸福生活的赞美。改编版《螃蟹歌》通过幽默风趣的舞台调度,让观众笑声连连。而《普米酒歌》则展现了普米族人热情好客、性格豪放的特点。
整场音乐会以阿普萨萨创作的《唱不尽云南歌》压轴,将演出推向高潮。这首歌曲不仅展现了民族音乐的多样性,更体现了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创美好生活的愿景。
这场音乐会的成功举办,不仅让观众领略了云南各族儿女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更展现了民族音乐百花齐放、多元一体的美好景象。正如现场观众所言:“这场音乐会将大家带入了云南不同民族的音乐和文化场景,在现场美妙歌声的海洋里,让在场大学生们树立了民族自信。”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音乐会的举办也引发了对云南民族音乐传承与创新的思考。省政协委员王诗莹建议,应通过数字化手段保护和推广云南民族音乐,让这一文化瑰宝得以传承并走向世界。同时,音乐教育中也应加强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培养青少年的民族文化自信。
这场音乐会不仅是对云南民族音乐的一次精彩展示,更是对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一次有益探索。通过这样的艺术实践,我们有理由相信,云南民族音乐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