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话龙 |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不同在哪里?妈妈又是谁?
龙年话龙 |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不同在哪里?妈妈又是谁?
2024年是甲辰年,生肖龙,是中国传统的龙年。龙作为华夏民族的图腾,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生九子,各有不同"的说法广为流传,不仅体现了人们对家族多样性的认知,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将带你走进呼和浩特和硕恪靖公主府,领略龙文化的独特魅力,探索九个龙子的传奇故事。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有这样的说法: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
这句谚语也常用来指代
即使是同胞兄弟,性格、爱好也会截然不同
龙的九个儿子到底是谁呢?
有什么样的特征和爱好?
今天,小编一边带你领略
和硕恪靖公主府里龙的风采
一边给好奇心满满的你
讲解龙生九子的故事!
囚牛
囚牛是龙和牛的儿子,也是九子中的老大。传说囚牛是众多龙子中性情最温顺的,它不嗜杀不逞狠,专好音律。龙头蛇身的它耳音奇好,能辨万物声音,它常常蹲在琴头上欣赏弹拨弦拉的音乐,因此琴头上便刻有它的雕像。
�睚眦
睚眦是龙和豺狼的儿子,豺身龙首。古代史书记载睚眦性格刚烈、好勇擅斗、嗜血嗜杀,而且总是嘴衔宝剑,怒目而视,刀环、刀柄、龙吞口经常雕刻睚眦的形象,以增加这些武器自身的强大威力。睚眦还被大量使用在仪仗和宫殿守卫者的武器上,从而更显得威严庄重。
嘲风
嘲风是龙和鸟的儿子,为鳞虫之长,平生好险又好望,常以其形状作为殿角的装饰。在中国民俗中,龙三子嘲风象征吉祥、美观和威严,而且还具有威慑妖魔、清除灾祸、辟邪安宅的作用。在宫殿安置嘲风,也会使整个宫殿的造型既规格严整又富于变化,能起到祛邪、避灾的作用。
蒲牢
蒲牢是龙和蛤蟆生的。传说蒲牢平生好音好吼,洪钟上的龙形兽钮是它的形象。原来蒲牢居住在海边,虽为龙子,却一向害怕庞然大物的鲸。当鲸一发起攻击,它就吓得大声吼叫。人们根据其“性好鸣”的特点,即把蒲牢铸为钟钮,而把敲钟的木杵作成鲸的形状。敲钟时,让鲸一下又一下撞击蒲牢,使之“响入云霄”且“专声独远”。
狻猊
狻猊是龙和狮子生的,形状也像狮子。狻猊喜欢静坐,又喜欢烟火,因此佛座上和香炉上的脚部多用狻猊装饰。相传这种佛座上装饰的狻猊是随着佛教在汉代由印度传入中国的,至南北朝时期,我国的佛教艺术上已普遍使用。
赑屃
赑屃又名霸下、鳌、龟趺、天下、龙龟等,是龙和乌龟生的。外形似龟,善驮重物,多用于驮负碑础。传说赑屃上古时代常驮着三山五岳,在江河湖海里兴风作浪。后来大禹治水时收服了它,它服从大禹的指挥,推山挖沟,疏浚河道,为治水做出了贡献。洪水治服了,大禹担心赑屃又到处撒野,便搬来顶天立地的特大石碑,上面刻上赑屃治水的功迹,叫赑屃驮着,沉重的石碑压得它不能随便行走。赑屃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我国一些显赫石碑的基座都由赑屃驮着,在碑林和一些古迹胜地中都可以看到。
獬犴
狴犴又名宪章,是龙和老虎生的儿子。狴犴形似虎,平生好讼,却又有威力,狱门上部虎头形的装饰就是其形象。传说狴犴不仅急公好义,仗义执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断,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风凛凛,因此除装饰在狱门上外,还匐伏在官衙的大堂两侧。每当衙门长官坐堂,行政长官衔牌和肃静回避牌的上端,便有它的形象,它虎视眈眈,环视察看,维护公堂的肃穆正气。
负屃
负屃传说是龙和龙生的儿子,因此长得最像龙。负屃雅好斯文,盘绕在石碑头顶。传说中,负屃十分爱好闪耀着艺术光彩的碑文,它甘愿化做图案文龙去衬托这些传世的文学珍品,把碑座装饰得更为典雅秀美。它们互相盘绕着,看上去似在慢慢蠕动,和底座的赑屃相配在一起,更觉壮观。
螭吻
螭吻又名鸱尾,或鸱吻,口润嗓粗而好吞,是龙和鱼生的,常见于中国古代皇家宫殿建筑之中。螭吻的形状像四脚蛇剪去了尾巴,龙头鱼身,喜欢在险要处东张西望,也喜欢吞火,能喷浪降雨,可以用来辟火,于是便塑其形象在殿角、殿脊、屋顶之上。螭吻属水性,用它作镇邪之物以避火。据说其原型可能是深海大鲸。
事实上,民间传说中的龙子远远不止这九位。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往往以九来表示极多,而且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所谓龙生九子,并非龙恰好生了九个儿子,而是泛指一个虚数,也意味着龙子的贵气。上文列举的九位龙子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版本。在其他版本中,还有椒图、饕餮、蚣蝮、螭首、朝天吼等说法。
下一期我们将走进呼和浩特博物馆
你还知道呼和浩特哪里“藏”着龙
欢迎在留言区和我们互动
大家一起找龙吧~
本文原文来自青橙融媒,综合自中国网、网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