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峰48米次峰37米,上海双子山已开放有瀑布还有停车库
主峰48米次峰37米,上海双子山已开放有瀑布还有停车库
在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南区,一座人工双子山已经拔地而起,成为上海新的城市地标。这座由48米高的主峰和37米高的次峰组成的双子山,不仅为市民提供了登高望远的场所,更是一座集生态、休闲、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公园。
上海世博文化公园航拍 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南区占地总面积65公顷,重点景观项目有双子山、上海温室花园和世界花艺园。其中,双子山已经免费开放。
双子山位于公园东南侧,占地达30万平方米,由48米高的主峰和37米高的次峰组成,山体种植7000多棵乔木,山体内部采用空腔结构,设置展厅、停车库、变电站等功能设施,是国内第一座高度超过40米的空腔结构人工仿自然山林。双子山的建成,满足了市民登高望远的期待,也极大地丰富了公园的景观。
不仅如此,双子山的山体成为了建设公园中大量建渣的消纳场地,让建渣废料成为“他山之石”,符合低碳环保理念;山体内的停车库也解决了公园游客及周边市民停车难的问题,增强了服务功能;变电站、机房等必要的功能配套设施都纳入到山体空腔内,节省出有限的地面资源,种植更多的绿化植被,也提升了公园的生态效益。此外,双子山还有瀑布。
在双子山的山脚下,还有主题儿童乐园——蘑力乐园,能更好地服务不同年龄的游客,让亲子家庭有更好的游玩体验。
“这个项目在2017年向全球征集方案的时候,我们发放了300多张问卷,问大家在上海市中心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公园。得到的大多数反馈是,要有水,要有山,有绿化和活动空间。”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玮介绍,双子山是“人民城市人民建”的典型案例,将老百姓的愿望融入了方案设计。其配套有电梯和无障碍设施,不想爬山的市民可乘梯登山。
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竹介绍,公园开放初期将迎来一波大客流。公园瞬时最高容纳量为19万人次,当达到70%即13.3万人次时,将启动大客流应对预案;当达到90%即17.1万人次时,将采取封闭管理,只出不进。为应对大客流,公园专门设计了单向通行的登山路线,避免人流对冲。
陈竹建议游客乘坐地铁7号线至4号口,过马路即可到达公园。公园共有6个停车场,提供3000多个车位,若车位已满,将有序引导游客至附近公共停车场。此外,公园还将为游客制作引导卡片和详细游园攻略。
上海温室花园位于公园中心位置,紧邻中心湖,背靠双子山,占地约2.2万平方米,是集观赏游览、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综合体。它由1个游客服务中心和1号馆海市沙洲、2号馆云上森林和3号馆云雾峡谷等三大主题场馆组成。
三大主题场馆根据植物的生境进行分类设置,结合建筑的空间结构,择取世界生态系统中的典型生态片段,打造热带干旱、热带湿生耐荫、热带湿生喜阳三种环境类型,分别展示热带干旱植物、热带雨林植物与热带花卉植物。
比如,游客可以看到世界上最高的仙人掌品种之一的巨人柱、著名的“生命之树”猴面包树、植物界“活化石”之称的百岁兰、拥有剧毒的“见血封喉”等。同时,温室里还有各种雕塑、艺术装置、投影和环幕,力求表现从植物到“博物+文化”的延展,打造好看、好玩的沉浸式展览温室。
世界花艺园位于公园西南侧,由地面公园区域和地下配套空间组成。地面主题园由台地园、新境园、禅境园、竹境园和岩石花园等特色鲜明的花艺游园组成,打造一个四季有花可观、全年有景可赏的四季园艺精品花园,且今后还将举办丰富多样的国际性花展活动。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