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布暴跌考验下,中俄贸易如何破局?
卢布暴跌考验下,中俄贸易如何破局?
2024年11月27日,俄罗斯卢布遭遇重创,对美元汇率大跌超8.5%,跌破1美元兑换110卢布,创下一年来新低。这一轮暴跌不仅反映了俄罗斯经济面临的严峻挑战,也给中俄贸易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
卢布暴跌背后的多重因素
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指出,本轮卢布暴跌主要由三方面因素引发:
- 乌克兰危机持续延宕,西方制裁不断加码,特别是美国放开乌长程导弹限制
- 美国对俄罗斯金融业实施新一轮制裁,包括对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银行等关键机构的打击
- 俄罗斯国内经济形势恶化,民众信心不足
中俄贸易面临新挑战
卢布暴跌对中俄贸易产生了显著影响。黑龙江大学俄罗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徐晓天表示,卢布波动不利于中俄贸易稳步发展,尤其是卢布突然大幅度贬值,将给中国出口企业带来较大损失。
从数据来看,2024年新疆进出口总值达4351.1亿元,同比增长21.8%,显示出中俄贸易仍保持增长态势。但卢布贬值增加了贸易结算风险,中国出口商品以卢布计价的实际收入减少,影响了企业的出口积极性。
中国积极应对,化危为机
面对卢布暴跌带来的挑战,中国企业和官方采取了多项应对措施:
调整贸易结算方式:部分中国企业开始转向使用人民币或其他稳定货币进行贸易结算,以规避汇率风险。
优化贸易结构:在卢布贬值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加大了对俄出口力度,同时调整进口策略,减少对高价值商品的依赖。
把握投资机遇:卢布贬值降低了中国企业赴俄投资的成本,不少企业开始布局俄罗斯市场,特别是在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
政策支持:中国政府通过提供信贷支持、优化贸易便利化措施等方式,帮助外贸企业应对汇率波动带来的影响。
未来展望:不确定性与新机遇并存
专家普遍认为,2025年卢布汇率走势仍将受到多重因素影响。丁纯指出,随着特朗普上台,美国对俄政策的调整、俄乌局势的变化以及地缘政治冲突的演变,都将成为影响卢布走势的关键因素。
对中国而言,卢布贬值虽然带来短期挑战,但也孕育着新的机遇。徐晓天认为,卢布适度贬值有利于俄罗斯增加预算收入,提升油气出口竞争力,这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多合作机会。
总体来看,中俄贸易关系有望在波动中前行。中国企业和官方需要保持警惕,灵活应对汇率变化,同时抓住机遇,深化与俄罗斯的经贸合作,推动双边贸易向更高水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