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助力春晚《栋梁》:八十年积淀铸就古建之美
天津大学助力春晚《栋梁》:八十年积淀铸就古建之美
2025年央视春晚舞台上,一档名为《栋梁》的中国传统建筑创演秀惊艳亮相,向全球观众展现了中国古建筑的独特魅力。这背后,离不开一所拥有80多年历史积淀的高等学府——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鼎力支持。
百年学府,建筑学界的翘楚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37年创立的天津工商学院建筑系,至今已有80余年历史。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津沽大学建筑系(原天津工商学院建筑系)、北方交通大学建筑系(原唐山工学院建筑系)与天津大学土木系共同组建了天津大学建筑工程系。1954年,天津大学建筑系正式成立。1997年6月,在原建筑系基础上成立了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已成为国内建筑学领域的佼佼者。在2012年全国建筑学一级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三,在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并列第三。学院拥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专业型学位博士点、4个学术型学位硕士点和4个专业型学位硕士点,形成了完整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梁思成与天大的不解之缘
提到中国建筑学,不得不提梁思成先生。作为中国近代建筑学的奠基人之一,梁思成与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有着深厚的渊源。他的古建筑测绘手稿,成为了2025年春晚节目《栋梁》的视觉设计基础。
梁思成先生曾多次带领团队进行古建筑调查,其中1934年的晋汾古建筑预查尤为重要。这次调查不仅发现了山西古代建筑的复古性特征,还为后来佛光寺等古老建筑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梁思成先生的这些珍贵手稿,如今已成为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重要学术遗产。
《栋梁》:传统与科技的完美融合
《栋梁》节目以榫卯结构、祈年殿和北京中轴线等中国古建筑元素为灵感,运用了多项前沿技术。节目视觉设计团队以梁思成先生的古建筑测绘手稿为基础,将其转化为三维立体建筑模型。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提供了12份古建筑测绘成果,确保了节目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在技术呈现上,《栋梁》采用了总台虚实融合超高清制作系统,融合了XR(扩展现实)、数字孪生和VP(虚拟制片)等先进技术。通过打造无限延展的虚拟舞台空间,节目组成功再现了中国古建的千年神韵和文化内涵。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常务副院长张昕楠表示,为了确保节目中的古建筑术语和结构构造准确无误,春晚导演组在距离春晚42天时,就与学院的教授们进行了深入讨论。经过反复修改,最终确定了节目中涉及的具体建筑元素,确保了节目的学术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
结语:传承与创新的交响
2025年央视春晚《栋梁》节目的成功,不仅是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学术实力的展现,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的典范。通过这样的创新表达方式,中国古建筑之美得以跨越时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正如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所秉持的教育理念,建筑不仅是技术的堆砌,更是文化的传承。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像《栋梁》这样的优秀作品,让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