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政园:五百年园林艺术的巅峰之作
拙政园:五百年园林艺术的巅峰之作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拙政园,不仅是苏州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更是中国园林艺术的巅峰之作。这座始建于明代的园林,以其精巧的设计和深邃意境闻名于世,被誉为“江南园林甲天下”。走进拙政园,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造园艺术的独特魅力。
五百年的沧桑与辉煌
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初年(公元1509年),由御史王献臣在宁真道观废址及大弘寺址上建造。王献臣取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意,将园林命名为“拙政园”。当年,园内共有堂、楼、亭、轩等三十一景,形成一个以水为主、疏朗平淡,近乎自然风景的园林。
明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文徵明依园中景物绘图三十一幅,各系以诗,并作《王氏拙政园记》,从此,拙政园声名鹊起。然而,这座园林的命运多舛,历经多次易主和变迁。从王献臣的私人园林,到清代成为太平天国忠王府的一部分,再到现代作为公共园林对外开放,拙政园见证了中国近五百年的历史变迁。
园林艺术的“小确幸”与“大智慧”
拙政园的设计理念充分体现了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它不仅是一座园林,更是一部园林艺术的“百科全书”,集中体现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大智慧”。
“小确幸”的生活态度
拙政园的名字虽然听起来有些“笨拙”,但实际上,它却是苏州园林中的“小确幸”。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透露出一种“小确幸”的生活态度。无论是曲折的小径,还是错落有致的假山,都让人有一种“一步一景”的感觉。这种“小确幸”的体验,让人在游览中不断发现惊喜,感受到园林设计者的巧思和匠心。
“大智慧”的园林艺术
拙政园的空间布局,充分体现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大智慧”。园内的建筑和景观,既有明确的功能分区,又相互渗透,形成了一种“隔而不断,通而不透”的空间效果。这种“大智慧”,让人在游览中不断有新的体验,感受到园林艺术的无穷魅力。
“借景造景”的手法
拙政园的设计者巧妙地运用了“借景造景”的手法,将园外的自然景观“借”入园内,形成了一种“园中有园,景中有景”的效果。这种“大智慧”,让人在游览中不断有新的发现,感受到园林艺术的博大精深。
园内的主要景点
拙政园占地78亩(约合5.2公顷),整个园林分为东、中、西三个部分,各具特色,美不胜收。如果要细细地浏览品味,那么花上一整天时间都不够。
东部花园:开阔疏朗
东部花园原称“归田园居”,以平岗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主要建筑有听雨轩、玲珑馆、嘉实亭、秀绮亭、天泉亭、放眼亭、秫香馆、芙蓉榭、绿漪亭等。
听雨轩地处嘉实亭之东,西面是玲珑馆,它与周围建筑用曲廊相接。轩前一泓清水,植有荷花。池边芭蕉、翠竹交相映衬,轩后也种植了不少芭蕉。轩内清雅安静,坐在轩内,无论春夏秋冬,当雨点落在不同的植物上时,就能听到各种雨声。
玲珑馆是拙政园的园中园——“枇杷园”中的主要建筑。它坐东朝西,别具一格。馆前原来置有玲珑剔透的太湖石峰,然现在已经看不到了。小馆前边是一色的卵石铺地,环境极为清幽洁静。走进馆内,抬头可见“玉壶冰”的横匾。匾名摘自南朝鲍照“清如玉壶冰”之诗句。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馆内的窗格纹样及庭院铺地均用冰裂纹图案,甚见古雅。玉壶冰匾额的两侧,是张之万手书的楹联:“曲水崇山,雅集逾狮林虎阜;莳花种竹,风流继文画吴诗。”馆内还挂有晚清王文治所撰一联;“林阴清和,兰言曲畅;流水今日,修竹古时。”我想,这是我们游赏小院风景很好的说明及指导,同时也增加了古园的文化内涵。
中部花园:精华所在
中部花园是全园的精华所在,以水景为主,亭台楼阁环水而立,展现了典型的江南园林风貌。主要景点包括远香堂、小飞虹、香洲、卅六鸳鸯馆等。
远香堂是中部拙政园主景区的主体建筑,夏日池中荷叶田田,荷风扑面,清香远送,是赏荷的绝佳去处。小飞虹是苏州园林中极为少见的廊桥,“水波粼粼,宛若飞鸿”,朱红色的桥栏倒映在水中,宛如飞虹,水上水下连为一体,十分漂亮。香洲是一艘造型独特的旱船,是园中观赏荷花的最佳位置。卅六鸳鸯馆的蓝色玻璃窗非常好看,是光绪年间吴县富商张履谦所建,主人钟情昆曲,弯曲拱形的卷棚顶,有很好的传声效果。
西部花园:建筑精美
西部花园以山石为主,建筑精美,主要景点有留听阁、与谁同坐轩、倒影楼、见山楼等。
留听阁以观赏秋日荷叶残声而得名,与谁同坐轩是一座精致的扇形小亭,倒影楼以观赏水中倒影而著称,见山楼则是一座临水而建的楼阁,可以远眺园外的北寺塔。
当代的保护与传承
近年来,拙政园在保护和传承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2025年1月,苏州市首届“百园之城”特色案例公布,拙政园宜两亭明瓦窗修缮工程等15个案例入选,为园林保护事业注入了全新活力。这些案例从保护、创新、传承三个维度,全方位展示了各“名录园林”管理单位在保护管理上的成就,是“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理念的生动实践。
同时,拙政园还与海外园林建立交流与合作关系。例如,与加拿大温哥华中山公园结为姊妹园,共同推动园林文化的国际传播。这些举措不仅保护了园林的物质形态,更传承了其文化内涵,让这座古老的园林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拙政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载体。它以其独特的园林艺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探访。无论是历史文化爱好者,还是园林艺术研究者,亦或是普通游客,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感动和启迪。让我们一起走进拙政园,感受这座承载着五百年历史的园林之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