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央视揭秘南阳黄山遗址:古国都邑的秘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央视揭秘南阳黄山遗址:古国都邑的秘密

引用
国际在线
7
来源
1.
https://hn.cri.cn/2024-06-04/d4c768b5-522a-1bd7-62ef-d9daef179cc2.html
2.
http://www.henandmxh.org.cn/msgj/show-783.html
3.
http://www.nydsfz.cn/html/news/2024/show-1328.html
4.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922/14/83067562_1134726859.shtml
5.
http://ha.news.cn/20240723/07c1a41d3d154a0192a446d1a8e6ef0b/c.html
6.
http://www.creotour.com/info/1205/10668.html
7.
http://sanyamuseum.com/a/2/list_2_419.html

近日,央视科教频道《考古公开课》揭秘了南阳黄山遗址的考古发现,这一发现不仅改写了人们对中原地区文明进程的认知,也揭示了5000年前古人的生活图景。

黄山遗址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蒲山镇黄山村,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面积达50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度达3-5米,遗存跨越仰韶、屈家岭、石家河等文化类型。自2018年发掘以来,遗址出土了大量重要文物,包括玉石加工作坊、贵族墓葬、人工运河和码头等,填补了中原地区玉器作坊遗存的空白。

01

独特的建筑形式:前坊后居

遗址发现了“前坊后居”的建筑形式,即前间为制玉作坊,后间为居住区,体现了较高的建筑技术水平。其中一座编号为F1的房基面积超过150平方米,保存状态良好,墙体仍然直立0.7米,完整倒塌的墙体高达2.5米,墙内木骨痕迹和推拉门的滑道清晰可见。这种建筑形式是国内保存最好的史前建筑之一,也是豫西南地区早期建筑的一大特色。

02

发达的制玉工艺

在黄山遗址发现的玉的种类很多,大量是独山玉,另外还有汉白玉、玛瑙、方解石、黄蜡石等。制玉作坊内部均残存较多砂岩制玉石工具和一些玉石器半成品、废品、坯料、石核等。制玉工具分磨棒、磨片、磨挫、钻头、钻杆帽、石锤、石球、磨墩等。考古发掘还发现大量石玉料、坯料、石玉核、人工石玉片、石器等,及玉器200余件、独山玉半成品或废品800余件、象牙器20件、陶器近800件、骨器100余件。出土的玉器有钺、耜、斧、铲、锛、凿、璜、珠等,兵器有钺和镞等。

03

完备的水路交通系统

考古发掘在黄山下西岗中间发现了仰韶时期由码头和人工河组成的水路交通系统。人工古河道宽27米、深近7米、长500米左右。人工古河道连通南、北两条自然河,内侧清理出一个直径50米左右的半圆形“港湾码头”遗迹局部,坡岸上有厚0.5米左右富含烧土的踩踏层和烧土垫路。坡岸下清出泊船位8个、人工夯筑通行台阶2层。东岸上清理出4处廊式建筑、圆形柱列式房址群、铺满卵石和磨石的磉墩式大坑和众多柱洞。

04

等级分明的墓葬群

遗址共发掘仰韶和屈家岭文化瓮棺葬或祭祀罐313座,集中分布在同期房址周围,葬具有瓮、罐、盆、钵、鼎、缸等陶器,人骨多不存,个别残存儿童人骨。发掘屈家岭文化早期墓葬193座,均为长方形土坑墓,有大、中、小之分,排列有序、方向一致,基本上沿仰韶文化晚期大型台式坊居建筑两侧的平地或凹地分布。一般长2米左右,宽1.1米左右,深0.3米1.2米,头向正北29度36度,仰身直肢葬,人架保存多数较好。葬具朽成灰痕,小型墓有棺或无棺,大中型墓均有长方形单棺或梯形棺,个别有长方形单棺单椁。随葬品以猪下颌骨为主,已出土2000余件;其次为纺轮、陶器、砂岩类制玉石工具、玉料、玉石坯料,有明显的毁器葬特点;重要墓葬随葬玉石钺、弓箭、象牙器、玉璜等。男性墓呈金字塔式分有8个层级之多。玉钺代表军权,最大的墓出土了4把精美独山玉玉钺,截至目前已有20座墓出土玉钺。高级大墓常有弓箭陪葬,个别大墓还陪葬有象牙柄的木质权杖,可能代表了行政权。

05

丰富的物质生活

遗址考古发掘仰韶文化中期房圆形粮仓28座,其中50平方米就分布了同层位6座形制雷同、大小相近的粮仓,推测山顶粮仓数以百计,并经统一规划。植物考古研究显示,藏粮主要是粟和黍,少量为大米和根茎类食品。这些粮仓排列密集整齐、形状大小类似,数量之多,不仅显示了“古国粮仓”的大规模,也反映出玉石与米粮贸易的大体量,更彰显了中华农耕文明的厚重。与中国科技大学合作的植物考古,已发现大量粟和一些稻、黍种子,整个遗址中所见杂草种子少,说明黄山可能并不进行农业生产,其食物资源可能由供给或贸易而来。

黄山遗址已被列入“考古中国”项目,并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目前,遗址的考古保护大棚正在建设中,未来将建成考古遗址公园,为公众提供了解这段历史的平台。这些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新石器时代社会生活的认识,也为研究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提供了重要资料。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