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又双叒叕火了!吃粽子提上日程,正确打开方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又双叒叕火了!吃粽子提上日程,正确打开方式→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676748

端午节将至,粽子又迎来了每年的高光时刻。从传统口味到创新品种,从历史渊源到文化内涵,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承载着千年文化的美食。

万物皆可“粽”

随着粽子口味不断创新,如今“甜咸之争”早已升级。加入老陈皮、鸡内金、桑叶、淡竹叶等的“养生粽”,靠“吨位”出圈的“七星连珠”大肉粽,浙江衢州的辣粽,潮汕的鸳鸯粽,用野生植物给糯米染色的彩虹粽,云南小粒咖啡与糯米结合的“咖啡粽”……一个粽子仿佛能包下整个世界。


浙江衢州辣粽


螃蟹粽


西安蜂蜜凉粽

粽子的“前世今生”

粽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当时的“角黍”是粽子的雏形。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最早记录“粽子”的古籍,唐代“甜粽”在长安盛行,宋代典籍记载粽子可加入松栗、姜桂、胡桃等材料,清代出现了火腿粽子,并赋予了吉祥含义。


各地端午节令美食

最令人惊叹的是,乾隆皇帝曾在皇宫摆设粽子宴,一次就用了1276个粽子,宫人们用小角弓向粽子盘射箭,射中哪只吃哪只。


乾隆皇帝的粽子宴

粽子美味,也要适量

虽然粽子美味,但也要注意适量。建议选择少油、低热量的小粽子,正常人单日摄入量不建议超过3个,最好在午餐时食用,避免空腹和睡前食用。


健康食用建议


食用时间建议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