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三:睡到自然醒,你做到了吗?
大年初三:睡到自然醒,你做到了吗?
大年初三,按照传统习俗是“安睡迟起”的日子。经历了除夕、初一和初二的忙碌,到了初三这天,终于可以好好补个觉了!然而,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我们真的能做到“睡到自然醒”吗?
传统智慧:安睡迟起的深意
在古代,人们将大年初三定为“安睡迟起”的日子,这并非简单的懒觉时间,而是蕴含着古人对生活节奏的深刻理解。[[1]]经过前两天的忙碌和欢庆,身体需要充分休息来恢复精力。这种安排体现了古人对生活节奏的智慧把握,提醒我们在忙碌之余也要注意身体调养。
现实困境:睡眠质量堪忧
然而,这种传统的睡眠习惯在现代社会似乎已经难以延续。根据《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我国居民睡眠指数仅为62.61分,比上一年下降了5.16分。[[2]]更令人担忧的是,手机成瘾已成为影响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春节期间,由于生活作息改变、饮食无节制、过度娱乐等,人们的睡眠质量进一步下降。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睡眠医学科副主任董霄松指出,春节期间过度睡懒觉并不利于身体健康。长时间卧床可能导致生物钟紊乱,影响正常的睡眠周期,从而在节后难以迅速调整回正常的工作生活节奏。[[4]]
睡眠质量下降的原因
春节期间睡眠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生活作息的改变打乱了正常的生物钟。其次,节日里的暴饮暴食、过度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影响睡眠质量。此外,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特别是睡前玩手机,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进一步干扰睡眠。
如何改善睡眠质量
面对睡眠质量下降的挑战,专家们给出了一些实用的建议:
保持适度作息:不要过度睡懒觉,维持规律的睡眠时间。
控制睡眠环境:室温保持在20℃至22℃之间,选择适宜厚度的被子。
减少电子产品使用:特别是在睡前,避免使用手机和电脑。
适当运动:增加白天的活动量,有助于提高夜间睡眠质量。
注意饮食:避免晚餐过饱,减少油腻食物的摄入。
对于有婴幼儿的家庭,还需要特别注意:
- 适应环境变化:通过暴露减敏法帮助宝宝适应节日环境。
- 使用白噪音:防止宝宝被鞭炮声等巨响吵醒。
- 保持环境一致性:尽量保持与平时相同的睡眠环境。
- 减少陌生人接触:避免因频繁接触陌生人导致宝宝情绪不安。
结语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或许很难完全复刻古人的生活节奏,但“安睡迟起”的智慧依然值得我们借鉴。让我们从这个春节开始,重新重视睡眠,调整作息,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毕竟,只有拥有良好的睡眠,我们才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新一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