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千金”发布经期运动新指南:这些运动方式最适宜
“你好千金”发布经期运动新指南:这些运动方式最适宜
“你好千金——女生健康中国行”科普公益项目近期发布了最新的经期运动指南,为女性在生理期如何科学运动提供了权威指导。专家指出,经期运动不仅能缓解痛经,还能促进经血排出,减少妇科疾病的发生。但运动方式需要根据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进行调整。
经期运动的科学依据
专家解释,经期运动之所以能缓解痛经,主要是因为运动时腹部核心肌群的收缩和舒张可以促进女性体内经血的排出,从而降低不适感的持续时间。此外,体育活动还可以调节女性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促进某些有镇痛作用的激素释放,同样可以减轻女性生理期引起的全身性不适。
经期运动的具体建议
专家建议,在月经来潮的前1-3天,女性应多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从第4天开始,可以逐渐恢复低强度、短时间的舒缓运动。以下是具体的运动建议:
适宜的运动类型:
瑜伽:经期瑜伽通过柔和的体式,促进血液循环、滋养腹部器官,有助于加快经期血块的排出,同时按摩盆腔、减少经期腹痛并且缓解躁郁情绪,让身心更愉悦、平和。例如坐角式、束角式、仰卧简易坐等体式,可以刺激卵巢,调节月经量,缓解痛经。
轻度有氧运动:如竞步或慢跑,可以帮助身体放鬆,同时促进血液循环,对于缓解经痛特别有帮助。
上肢力量训练:避免剧烈的、大强度的跑跳动作,可以选择上肢力量训练,既能保持运动习惯,又不会加重经期不适。
不适宜的运动类型:
水中运动:不建议女性在月经期游泳,原因如下。
①月经期子宫内膜脱落,形成创面,宫颈口呈开放状态,易受到细菌感染。
②水温偏低加上女性全身的抵抗力有所下降,更易感冒。
③个别女性还会由于低温刺激引起肌肉收缩痉挛,加重痛经。高强度有氧运动:如长跑、跳绳等,可能会加重经期不适。
刺激类运动:如过山车等,可能会导致经血逆流,引发子宫内膜异位症。
运动时的注意事项
适度原则:运动量要循序渐进,不宜过大。月经初潮不久的女生,内分泌周期尚不稳定,运动量更要循序渐进、不宜过大。
避免屏气和静力性动作:以免引起子宫位置改变或造成经血过多及子宫内膜异位等。
注意个人卫生:运动后要及时清洁,保持外阴部的清洁卫生。
饮食补充: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取足够的铁质和其他营养素,可以帮助身体应对月经过多带来的影响,并支持运动时的能量需求。
真实体验分享
一位网友分享了她的经期运动经验:“我以前总是觉得来月经就不能运动,但后来发现适当的运动反而能缓解痛经。现在我每个月都会在经期第四天开始做一些轻度的瑜伽和拉伸,感觉效果很好。”
另一位网友则表示:“我试过在经期做高强度运动,结果痛经更严重了。现在我会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调整运动强度,既不会完全休息,也不会过度运动。”
通过科学安排运动方式,女性朋友们可以在生理期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但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运动时要根据自身感觉调整强度,量力而行。如果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