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开学焦虑了,试试这5个方法
孩子开学焦虑了,试试这5个方法
"开学综合征"是学生在新学期开始前后出现的一种急性应激状态,主要表现为心理上的紧张不安、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以及生理上的失眠、头晕、头痛、恶心等躯体症状。
开学综合征是什么
图片由AI辅助生成
"开学综合征"并非一个正规的疾病诊断名词,而是学生在新学期开始前后出现的一种急性应激状态,通常表现为心理上的紧张不安、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以及生理上的失眠、头晕、头痛、恶心等躯体症状。此外,还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分散等认知功能下降的问题。
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孩子从相对轻松的假期生活突然进入高度结构化的学校模式,心理和生理上对上学不太适应,感到焦虑。无论是成绩优异的孩子还是成绩不理想的孩子,都可能出现"开学综合征"。
孩子在焦虑什么
- 担忧学习任务:在新学期,课程多、家庭期待高,孩子将开学视为很大的挑战,出现焦虑情绪在所难免。
- 担心学校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在假期里,孩子通常都是与亲近的人相处,这就为孩子提供了一个"社交舒适圈"。开学后,孩子要跳出自己的"舒适圈",处理学校的人际关系。"我会不会与同学出现矛盾?老师不喜欢我怎么办?"对这些问题的过度担心,会使孩子感到焦虑。
- 焦虑的互相传染:"开学焦虑"不只属于孩子。开学考、分班、换老师、调座位……孩子在学校的点滴变动,都牵动着家长的心。学校老师繁重的教学任务、严格的考核指标……家长和老师如果没有很好地觉察、处理自己的焦虑情绪,就会在无形中将焦虑传递给孩子,影响孩子的情绪。
图片由AI辅助生成
如何化解"开学焦虑"
认可"焦虑是正常的":家长不要因为孩子的一句"不想开学"就方寸大乱,要把"开学焦虑"当成一种普遍现象,让孩子明白自己出现一定的情绪波动是正常的,陪伴孩子一起度过这一焦虑时期。同时,家长也应该注意观察孩子在开学后的情绪、学习状态和睡眠情况。如果半个月后孩子的情况趋于稳定,就说明孩子已逐渐适应。
看到焦虑背后的意愿:孩子在开学前出现焦虑情绪,说明他正在为新学期做心理准备,对自己有期待、有要求,希望能适应学校生活或者在班级里表现出色。家长要帮助孩子解读焦虑背后的积极意愿,同时问问孩子"需要得到什么样的帮助"、"做点什么能让你感觉好一点",帮助孩子愉悦地走进校园。
多鼓励和安慰孩子:开学季,当孩子再次面对学业时,免不了会抱怨"作业多、学习累"。此时,家长的责备并不能帮助孩子反思、成长,反而会加重其负面情绪。家长应多说一些鼓励、安慰的话,如:"寒假刚过,确实很难马上进入学习状态,过段时间会好起来的。"这样的话像给孩子打了一剂"强心针",能够缓解孩子的焦躁情绪。
家长要管理自身情绪:"开学焦虑"考验的不仅是孩子,还有家长。家长只有调节好自己的情绪,才能做好孩子的情绪缓冲器。家长要学会放松,别将注意力全部放在孩子的学习上,应尽可能地为孩子营造舒适、自在的家庭氛围。
校园围墙上,"长"满了家长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微博
- 建议孩子主动社交:一些孩子出现"开学焦虑",是因为自己社交能力不够,担心开学后和同学处不好关系。为了改善或者避免这种现象,孩子在开学后可以主动和同学交流,分享假期的趣事或者新学期的计划,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主动融入同学中,避免出现孤独的情绪。
焦虑是许多孩子在开学时都会遇到的问题。建立开放的沟通渠道,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鼓励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然而,如果您经过观察,感到您家孩子的焦虑症状持续时间长、较为严重,应及时向专业心理医生寻求帮助。
让我们携手,为孩子营造一个更加健康、积极的成长环境,缓解孩子的焦虑情绪,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