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石斑鱼的养殖技术,放养密度根据水流速而决定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淡水石斑鱼的养殖技术,放养密度根据水流速而决定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nongbaotong.com/a/f6fef9.html
淡水石斑鱼是一种热带鱼类,既能在淡水中生长,也能在盐度10%以下的海水中生存。其养殖技术主要包括养殖前准备、放养密度、饲养管理以及生活环境要求等方面。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技术要点,并介绍几种常见的淡水石斑鱼苗品种。
淡水石斑鱼的养殖技术
养殖技术
1. 养殖前准备
- 鱼种选择:选择规格一致、鱼体完整、体色鲜艳、外表无伤、摄食情况良好、外表线条流畅且鱼苗的胸鳍及背鳍完全张开的鱼种。
- 消毒处理:放养前对鱼苗进行消毒后用网箱养殖或在池塘养殖,以在网箱养殖为宜,由于养殖密度高,容易管理。
2. 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根据水流速而决定,流速快的养殖密度可稍大一些,一般以3×3×3m规格的网箱放养2-3cm鱼苗为宜,可放养约2000尾,后期根据生长情况进行调整。
3. 饲养管理
- 投喂管理:以投喂小杂鱼为主,喂食前将杂鱼切成适宜大小后再饲喂,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喂食量,通常喂食量以鱼体重的6-8%为宜。
- 投喂频率:1天饲喂1次即可,水温过高时增加喂食次数,在上午6-7点或下午6-7点喂食。
- 网箱清理:定期清理网箱,清理食物残渣与杂物,降低石斑鱼患病的几率。
- 水质管理:及时维护或修补网箱,可在网箱中栽植海藻等,控制水质的盐分含量。注意水体的溶氧量,氧气不足时及时增氧。
生活环境
- 淡水石斑鱼是热带鱼类,即可在淡水中生长,也能在盐度10%以下的海水中生存。
- 适温为25-30℃,当水温下降至20℃时,摄食量明显减少,水温降至15℃时,身体失去平衡。
- 在越冬期间,应将温度保持在19℃以上。
- 淡水石斑鱼是偏肉食性鱼类,在鱼苗阶段,肉食性的特性强烈,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
淡水石斑鱼苗的品种
- 虎龙斑苗
- 特征:虎龙斑是一种珍贵的石斑鱼,产出的成鱼体型较大,肉质鲜嫩,而且是通过杂交选育而来,其表面为黑褐色,体表的斑点似珍珠。
- 特性:经过培育,发现这种石斑鱼具有生长速度快,育肥能力强的特点,在低温的海底栖息,喜欢食用一些浮游的动物和藻类,如今印度洋、太平洋等地都有分布。
- 斜带石斑鱼苗
- 特征:该石斑鱼品种生活在浅水环境中,成鱼体型修长,头部扁平,鱼体表面常出现一些黑褐色斑纹,尾鳍和胸鳍比较发达,游动的速度快,食肉能力强,由于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市场消费热度比较高。
- 养殖条件:也有不少人工养殖的品种,广东、福建、海南等地为主要生产地,这种石斑鱼对温度和水质要求比较高,通常温度14-20℃适合斜带石斑鱼生长繁殖。
- 鞍带石斑鱼
- 特征:这是一种石斑鱼品种中比较大的品种,鱼体的表面有许多暗黑色斑点,分布的范围也是比较广的,印度洋、太平洋、南非、澳大利亚沿海、南海等地都有鞍带石斑鱼分布。
- 特性:成鱼呈椭圆形,体型粗壮,肉质肥厚,营养价值高,繁殖率高,一般做优质亲本石斑鱼养殖,养殖效益很高。
- 云纹石斑鱼
- 特征:这是一种体型为长椭圆形的石斑鱼,体型粗壮,而且鱼体颜色为黄褐色,斑纹非常明显,常食用一些浮游生物、小鱼、小虾等,育肥速度快。
- 分布与习性:我国的南海、渤海等地都有分布,而且喜欢栖息在泥沙环境中,水温恒定,就可以快速进食。
热门推荐
法门寺宝藏:大唐宫廷茶具的文化魅力
【农业行业观察】土特产4大商业模式:卖产品、卖服务、卖产业链
腾蛇: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秘神兽
2025年春节蛇宝宝:聪明正直,贵人相伴
如何制定有效的复习计划
如何帮孩子提高复习效率?5个复习绝招+10个考试技巧来啦
意识、自指与悖论:意识是科学语言中的哥德尔句子
清朝皇帝对皇族成员要求有多严格?康熙帝曾经让自己儿子去当包衣
后脑神经一抽一抽的疼是怎么回事
双十一后,用减法思维找回钱包余额
亲子减法游戏,让孩子爱上数学!
让宝宝在游戏中爱上减法:6个创意游戏+4大教学要点
小学一年级减法教学新招,你get了吗?
为什么说《哪吒2》构建了更为宏大的世界观?
基督祭司职分的现代启示:从圣经教导到教会实践
耶稣祭司职分:你真的了解吗?
人类情感与AI的对话:机器能理解我们的情感吗?
“哈利・波特” 落户上海!锦江乐园携手华纳兄弟梦幻联动打造文旅新乐园
十本不容错过的高口碑奇幻小说,脑洞设定极大,强烈推荐一看!
齐一民:当代中国独树一帜的文学探索者
倒叙有什么?倒叙: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悬念迭起的叙事技巧!
爱宫崎骏电影的来!解读《千与千寻》
妙笔生花:掌握写作技巧,从引人入胜的开头开始
千与千寻:穿梭于现实与幻想的成长之旅
2024年最火的英语学习秘籍:费曼学习法!
梁衡:如何区分低俗、通俗和高雅
结构性思维让思考更清晰、表达更有力
压力下的情绪管理:避免职场崩溃
总是对不确定的事情焦虑不安
科学调节情绪,守护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