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脑肿瘤:从发病原因到治疗方法的全面解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脑肿瘤:从发病原因到治疗方法的全面解析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ebermedical.cn/brain-tumor/

脑肿瘤是发生于颅腔内的神经系统肿瘤,包括原发性肿瘤和继发性肿瘤。其发病原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脑肿瘤的相关知识。

脑瘤是大众对于颅内肿瘤的俗称。颅内肿瘤是指发生于颅腔内的神经系统肿瘤,包括起源于神经上皮组织、脑膜、生殖细胞、外周神经等的原发性肿瘤以及自其他系统颅内转移而来的继发性肿瘤。

发病原因

电离辐射是较为明确的胶质瘤和脑膜瘤发病的危险因素,小剂量辐射也可使脑膜瘤、胶质瘤等颅内肿瘤的发病率增加。

脑部胚胎发育中的残留细胞或组织也可能分化生长为肿瘤。

临床表现

  1. 颅内压增高相关症状:

由肿瘤占位、瘤周脑水肿和脑脊液循环受阻导致的脑水肿均有可能导致颅内压增高。瘤内出血也可表现为急性颅内压增高,甚至发生脑疝。

颅内压增高的典型表现为下列“颅内压增高三主征”:

·头痛:多在晨起、咳嗽和大便时加重,呕吐后可以暂时缓解;

·呕吐:儿童更常见,多在清晨,呈喷射状;

·视神经乳头水肿:可导致视力减退,甚至失明。

2.神经功能异常:

患者早期出现的各种脑神经症状,对初步判断病变部位有一定价值:

·中央前后回肿瘤可发生对侧肢体运动和感觉障碍;

·额叶肿瘤常有精神障碍;

·颞叶后部肿瘤累及视放射产生对侧同向偏盲,颞叶内侧受累可产生颞叶癫痫;

·顶叶肿瘤特点为感觉障碍;

·枕叶肿瘤可引起视野障碍;

·顶叶下部角回和缘上回肿瘤可导致失算、失读或命名性失语;

·语言运动中枢(Broca区)受损可出现运动性失语;

·肿瘤侵及下丘脑时可表现为内分泌障碍;

·四叠体肿瘤会出现眼球上视障碍;

·小脑蚓部受累时可能出现肌张力减退及躯干和下肢的共济失调;

·小脑半球肿瘤会出现同侧肢体共济失调;

·脑干肿瘤表现为交叉性麻痹;

·鞍区肿瘤压迫可引起视力、视野障碍;

·海绵窦区肿瘤压迫神经,可出现眼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面部感觉减退等海绵窦综合征。

3.癫痫:

脑瘤病人的癫痫发病率高达30%~50%,缓慢生长的脑肿瘤的癫痫发生率高于迅速生长的恶性脑肿瘤。

同时,也与类型、部位有关,例如运动功能区的低级别胶质瘤,其癫痫发生率高达约90%。

治疗方法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主要为对症治疗,可分为以下几种治疗方法:

1.降低颅内压

需根据颅内压情况选择适合的脱水药物进行降颅压治疗,在适当情况下可使用激素稳定患者神经功能状态。

2.抗癫痫治疗

对易发术后癫痫的脑瘤病人,术前需要规范服用抗癫痫药,并持续到术后3个月,以预防术后癫痫的发生。

而术前就有癫痫史或术后出现癫痫的病人,应连续服用抗癫痫药,癫痫停止发作6个月后可以考虑停药,并应行脑电图检查,以协助判断是否可减停药物。

对于需接受化疗的患者,应避免选用具有肝药酶诱导作用的抗癫痫药物,服癫痫药物期间需定期检查肝功能及血常规。

3.手术治疗

手术是治疗颅内肿瘤的主要方法。对于良性肿瘤,手术切除最为直接有效,如能全切,可不需其他辅助治疗。

恶性肿瘤也应争取获得最大安全切除,以降低颅内压,减少瘤负荷,缓解症状,为后续放化疗创造机会。

4.放疗

·常规放射治疗:这是颅内肿瘤主要的辅助治疗措施。

生殖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和恶性淋巴瘤对放疗的敏感度高;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生长激素性垂体腺瘤和转移瘤对放疗的敏感度居中;

其他类型的垂体腺瘤、颅咽管瘤、脊索瘤、星状细胞瘤等类型对放疗的敏感度低;

三维适形放疗可在体内形成与肿瘤立体形状一致的高剂量靶区,将对周围脑组织的损伤减到最小。

·瘤内放射治疗:将放射范围小的液体放射性核素制剂注入瘤腔内,或将颗粒状放射性核素制剂植入瘤体内,依靠γ射线或β射线的电离辐射作用杀伤肿瘤细胞。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包括γ刀和X刀,其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年。

如果病例选择不当,会造成严重的放射性脑病和神经功能障碍,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

一般来说,该类治疗适用于治疗直径<3.0~3.5cm,常规手术难以到达或常规放疗难以控制的颅内肿瘤。

3岁以下颅内肿瘤患儿应为禁忌。

5.化疗

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

针对恶性肿瘤,术后应及早进行化疗,也可在放疗同时进行化疗。应选择毒性低、分子小、脂溶性高并且易通过血脑屏障的化疗药物。

化疗对生殖细胞瘤和淋巴瘤效果较好,对胶质瘤也有一定疗效。

6.其他

免疫、基因、光疗、中药等方法,目前效果存在争议,有待进一步探索。

预后

脑瘤的预后因类型而不同。

低级别胶质瘤(WHO Ⅱ级)患者中位生存期约为78个月;

间变性胶质瘤(WHO Ⅲ级)患者中位生存期约为38个月;

胶质母细胞瘤(WHO Ⅳ级)患者的中位生存期约为14个月。

本文原文来自上海壹博医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