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上甘岭战役:抗美援朝的英雄赞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上甘岭战役:抗美援朝的英雄赞歌

引用
中国军网
11
来源
1.
http://www.81.cn/yw_208727/16307784.html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RUQH52F05566QJA.html
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8A%E7%94%98%E5%B2%AD%E6%88%98%E5%BD%B9/1125453
4.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FC189OK0517GPPO.html
5.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4-10-21/doc-incthfxz5743485.shtml
6.
https://culture.southcn.com/node_5e8a31b032/1eb0c64e37.shtml
7.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FRB7LJI05118H43.html
8.
http://www.news.cn/ent/20241120/af46346ed058488096a5d5f7b16ea8e7/c.html
9.
https://xinwen.bjd.com.cn/content/s6718e449e4b01a5d71ca5b38.html
1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AC%AC31%E5%9B%A2%E7%BA%A7%E4%BD%9C%E6%88%98%E9%98%9F
11.
https://sichuan.scol.com.cn/ggxw/202411/82643543.html

1952年10月14日,朝鲜中部金化郡五圣山南麓的上甘岭地区,一场注定载入史册的战役拉开了序幕。联合国军调集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防守的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发起猛攻。这场持续43天的战斗,不仅改变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战局,更成为了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征。

01

战役背景:一场精心策划的“摊牌行动”

1952年10月初,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的主动权日益增强,这引起了联合国军司令詹姆斯·奥尔沃德·范弗里特的极大关注。他在给远东美军司令马克·韦恩·克拉克的信中,建议立即采取有限目标的进攻行动,以扭转被动局面。

范弗里特选择了上甘岭地区作为突破口。这里位于金化以北不到3英里处,双方工事间隔仅200码。597.9高地和537.7高地(狙击岭)如同两颗钉子,卡住了联合国军的咽喉。范弗里特计划通过“摊牌行动”,将敌人驱逐出这些山头,迫使他们后撤1250码。

克拉克虽然过去反对过夺取高地的冒险行动,但这次他认为“摊牌行动”将是一个创造性的机会。他批准了这一计划,但提醒范弗里特要特别考虑战术意义,并只作例行的新闻报道。

02

战役过程:43天的生死较量

10月14日凌晨3时30分,联合国军的炮火开始轰击志愿军阵地。在随后的43天里,双方展开了前所未有的激烈战斗。据统计,联合国军共发动了900多次冲锋,志愿军则击退了所有进攻。

在战役初期,15军45师承担了主要防御任务。师长崔建功回忆说:“在战斗开始的第一周内,我虽伤亡大,但看到敌人伤亡更大,便认为敌人不久就要收兵。”然而,敌人的攻势远比预想的更为猛烈。45师几乎拼光了全部兵力,全师伤亡超过3500余人,134团、135团两个团总共只剩下一百多人。

关键时刻,12军31师奉命驰援上甘岭。91团团长李长生率领部队于10月22日出发,两天后师政委刘瑄率领师指挥机关来到15军指挥所。10月25日,根据15军作战会议的结果,91团作为597.9高地的预备队,并要求该团在28日抵达五圣山以北。

03

战术创新:小兵群战术的胜利

李长生团长在分析战场形势后,决定采用“小兵群”战术。这种战术源于31师在金城防御作战中的经验总结。具体做法是:每次敌人进攻时,只派出少量兵力进行牵制,同时利用手榴弹、爆破筒等武器大量杀伤敌人。

在597.9高地上,李长生将所有部队编为9个梯队,一个连打一天,不论伤亡大小都按时换下来休整。每个梯队在撤下时,留下经验丰富的连长、排长和班长作为“顾问”,指导后续部队作战。这种轮换制度既保证了持续的战斗力,又避免了过度消耗。

“小兵群”战术在实战中取得了显著效果。例如,八连二班班长张象山带领全班坚守290高地,利用手榴弹和爆破筒,成功击退了敌人两个营的进攻,歼敌400余人。六连二班班长房志忠则在阵地内多次发动反冲击,消灭突入阵地的敌人。二连七班班长李经盛更是带领全班在坑道口坚守十余日,主动出击24次,大量歼灭敌人。

04

英雄壮举:舍生忘死的战斗精神

在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将士展现了惊人的战斗精神。最广为人知的是黄继光的英雄事迹。1952年10月,在攻占597.9高地零号阵地时,黄继光主动请缨执行爆破任务。在腿部负伤、没有武器的情况下,他顽强地爬向敌人的火力点。最后,他以惊人的毅力挺身跃起,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射孔,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邱少云的事迹同样感人至深。在一次潜伏任务中,邱少云被敌人的燃烧弹击中,全身被火焰吞噬。为了不暴露目标,他忍受着剧痛,一动不动,最终壮烈牺牲。他的英勇行为,为后续部队的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志愿军将士们展现了非凡的意志力。在缺水缺粮的坑道里,战士们只能喝“光荣茶”,把唯一的苹果传来传去,却没人舍得吃。这种舍生忘死的精神,成为了战胜敌人的强大动力。

05

战役结果: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迹

经过43天的激战,志愿军最终守住了上甘岭阵地。据统计,联合国军共出动兵力6万余人,发射炮弹190余万发,投掷炸弹5000余枚,却始终未能突破志愿军的防线。而志愿军以4.3万人的兵力,成功击退了敌人900多次冲锋,创造了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迹。

上甘岭战役的胜利,不仅迫使联合国军停止了进攻,更重要的是,它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顽强斗志和高超战术。这场战役中,志愿军将士用生命诠释了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深刻内涵,成为了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征。

正如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教授詹庆生所说:“对于中国人来说,‘上甘岭’不只是一个地理名词,更是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象征。”上甘岭战役所展现的英雄主义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成为民族复兴道路上的精神支柱。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