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点赞:黑土文化的二人转传承
梅兰芳点赞:黑土文化的二人转传承
1960年,京剧大师梅兰芳在齐齐哈尔观看了李泰和胡景岐表演的《姚大娘捉特务》后,对二人转艺术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二人转通过载歌载舞的形式将人物演活,并能演现代戏,很值得京剧学习。这一评价不仅体现了梅兰芳对二人转艺术价值的认可,也反映了二人转在传统戏曲中的独特地位。
二人转,这一源自东北黑土地的民间艺术,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融合了东北民歌、秧歌以及多种民间艺术,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和丰富的表现力深受观众喜爱。二人转的表演形式多样,包括对唱(一丑一旦)、单出头(一人边舞边唱)和拉场戏(演员扮演不同角色)等。其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四功一绝”上:唱讲究韵味与节奏,说以插科打诨为主,做注重虚拟动作的表现力,舞以三场舞为代表,绝活则包括手绢花、扇子技巧等。二人转拥有三百多支曲牌,常见唱腔如胡胡腔、喇叭牌子等,代表作品有《大西厢》《回杯记》《梁赛金擀面》等。
近年来,二人转通过电视节目和网络平台广泛传播,吸引了更多年轻观众的关注。例如,《刘老根大舞台》等栏目将这一传统艺术推向全国,使其焕发新生。2025年1月,吉林省东北二人转博物馆推出的《戏韵关东》采用沉浸式演艺方式,创新性地展现二人转艺术,让年轻一代有机会接触并了解这一传统艺术形式。演出分为4场,分别讲述二人转的起源与发展、师徒搭班唱戏与艺术传承、戏角占馆的故事以及1949年后二人转的发展新貌。这种沉浸式演艺契合年轻人的审美与需求,以直观生动的舞台呈现打破传统与现代的隔阂,为传统艺术在年轻群体中的传承与发展开拓了新路径。
作为东北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人转不仅在国内广受欢迎,其影响力还延伸到了国际舞台。通过大众传媒和文化演出等形式,二人转将东北独特的风土人情和人文情怀传递到世界各地,提升了东北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同时,二人转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例如,本山传媒制作的《乡村爱情》系列剧通过大众传媒的方式成功传承了东北乡土文化,传播了东北乡村的风土人情和人文情怀,也提升了东北地域影响力,同时也从网络传媒的途径成功助力了乡村振兴。
二人转,这一源自东北黑土地的民间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不仅赢得了梅兰芳等艺术大师的赞誉,更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它不仅是东北人民的精神寄托,更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值得我们传承与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