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砂医学流派:《三因方》审平汤的现代应用
龙砂医学流派:《三因方》审平汤的现代应用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简称《三因方》)是南宋医学家陈言于1174年撰写的综合性中医典籍,全书共18卷,分为180门,收录方剂1050余首。该书在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上具有重要价值,尤其以“三因学说”为核心,系统阐述了病因与治疗的关系。作为宋代重要的医学著作,《三因方》奠定了中医病因学的基础,并对各科临床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
龙砂医学流派起源于江苏江阴地区,以善用五运六气理论诊治疾病而闻名。该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及其弟子姚娓教授,在现代医学实践中灵活运用《三因方》中的审平汤治疗多种疾病,如小儿发热、口腔溃疡等,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审平汤出自《三因方》,由陈言创制,主要用于治疗少阴君火之年的特定病症。其方剂组成包括: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肉桂、附子等。该方具有调和寒热、升清降浊的功效,适用于治疗因寒热错杂引起的病症。
以小儿发热为例,龙砂医学流派运用审平汤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五运六气理论,结合患儿的具体症状和体质,对审平汤进行适当的加减。例如,对于发热伴有口渴的患儿,可以加入石膏、知母等清热药物;对于发热伴有腹泻的患儿,可以加入葛根、黄连等止泻药物。通过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审平汤能够有效缓解发热症状,促进患儿的康复。
另一个典型案例是口腔溃疡的治疗。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患者常伴有口干、口苦、发热等症状。龙砂医学流派运用审平汤治疗口腔溃疡,通过调和寒热、升清降浊,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症状。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审平汤进行适当的调整。例如,对于伴有便秘的患者,可以加入大黄、芒硝等通便药物;对于伴有失眠的患者,可以加入酸枣仁、柏子仁等安神药物。
龙砂医学流派在运用审平汤时,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特点。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质以及季节、气候等因素,对审平汤进行灵活的加减。这种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使得审平汤在现代临床中能够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并取得良好的疗效。
《三因方》作为宋代重要的医学著作,不仅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在现代临床中的应用价值也日益凸显。龙砂医学流派通过运用《三因方》中的审平汤,展示了传统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生命力。这种将传统理论与现代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为现代医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中医的传承和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