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过年“亲子数学游戏”教学实操《用“数手指”游戏来“算命”》(适合1-6年级)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过年“亲子数学游戏”教学实操《用“数手指”游戏来“算命”》(适合1-6年级)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208/19/7522587_1113644854.shtml

在新年的氛围中,一款简单又有趣的“数手指”游戏,不仅能激发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通过这个游戏,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习数学,同时帮助家长和教师观察和培养孩子的思维特点。

游戏目标

  1. 鼓励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手指进行数学运算,如通过不同的手指组合解决更复杂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2.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鼓励他们自主探索和学习;
  3. 通过亲子互动,增强学生的家庭情感联系,营造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
  4. 鼓励学生在游戏中发挥创新思维,探索手指运算的多种可能性,培养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5. 在游戏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促进公平竞争的游戏精神。

教学实操(家庭里也可以照此进行)

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上一堂生动有趣的“探究性数学思维游戏”课。
学生:(集体回应)好!

老师: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叫“数手指”的游戏。这个游戏可不简单哦,通过这个游戏,我能给大家“算命”,大家相信吗?(注:这次是借班上课)
学生:(惊讶)真的吗?老师真的能“算命”吗?

老师:哈哈,别误会了,我可不是“算命先生”。但我们可以一起验证一下,通过这个游戏,我能够看到同学们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各是怎样的?都准备好了吗?我们现在就开始!

第一级:顺着数

老师:我先给同学们来一个简单的手指游戏。同学们,每只手有五个指头,分别是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现在,请伸出你们的左手,并用右手依次点着左手的手指来数数,从大拇指开始数到5后回到大拇指,如此反复进行……

(同学们一起开始,从大拇指开始数,其下依次数食指、中指、无名指到小拇指,数到5;再返回数大拇指,再依次数食指、中指、无名指到小拇指,如此反复,数到100,你觉得会落在哪个手指上?如下图。)

老师:现在,我要问的是:如果数到35、78或100,你们知道会落在哪个手指上吗?
学生:(思考片刻后)一位同学站起来回答:“我知道,数到35是在小拇指上,因为35除以5等于7组,没有余数,所以是最后一个指头。”

老师:很好!那对于数到78和100的情况呢?
(其他学生陆续给出答案并解释原因)

第二级:来回数

老师:接下来,师:为了增加挑战性,我们尝试另一个更难的“数手指游戏”。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
学生:可以!来吧!来吧!(同学们争先恐后)

老师:请看下图,我们来看一种新的数手指的方式。仍然是举出左手,用右手来数:如果是从大拇指开始数,其下依次数食指、中指、无名指到小拇指,数到5,接下来数无名指、中指、食指和大拇指数到9;再依次数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数到13,接下来数无名指、中指、食指和大拇指数到17,如此反复(如下图)。那么,数到20、40、60、80、100,分别会落在哪个手指上呢?

学生:(部分学生表示疑惑)老师等等,这怎么数啊?能再讲一遍吗?
老师:好的,同学们听清楚了吗?
(环顾四周询问,大部分同学回答:“听懂了!”但也有些同学表示还需要再次说明。于是,老师又耐心地再次讲解了一遍数法。)

老师:(给定五分钟时间)现在给你们五分钟的时间,看看谁能找出正确的答案。
(学生们纷纷开始数数并计算答案)

老师:五分钟过去了,大家都准备好告诉我答案了吗?不过,在揭晓答案之前,我要根据你们刚才的表现来给你们揭示一种现象,可以说是“算算命”,可以吗?
学生:(一脸困惑)老师要怎样算命呀?

老师:刚才在数数过程中,有两位同学大约数到30时就急切地说找到了答案,我用食指比划出“安静”的手势让他们冷静下来。现在我想请这两位同学分享一下,为什么这么快就能得出结论?
(其中一位同学回答错误并感到尴尬,另一位同学也无法准确说明原因)

老师:大家注意到了吗?这两位同学在课堂上的表现是不是也经常这样——急于回答问题,但有时回答的质量并不高?虽然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算命”,但我通过观察他们的行为习惯,也能对他们的数学思维特点有所了解。我是不是帮他们“算命”了,他们的思维不够精细,思维习惯不够沉稳哟。

老师:我再来邀请了另一位同学回答这个问题。
学生:数到100时,数字落在中指上。
(当同学们表现出质疑时,老师告诉大家,在观察这位同学计数时发现他只数了一遍就迫不及待举手回答,可能表明他在平时学习中不够仔细,缺乏检查的习惯。又一次给孩子“算命”了!)

老师:我再请了一位女生回答。
学生:(自信地)在无名指上!
老师:你为什么如此肯定呢?
学生:我已经数了三遍,每次都是在无名指上,所以我确定这是正确的答案。

老师:同学们,大家细细品,他的自信和肯定的行为,我们能看出这位同学做事认真细致,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正如我所观察到的,这位女同学不仅数了多遍,而且非常自信,这反映出她在平时的学习中是非常专注且细心的孩子,成绩自然不会差。大家同意我的观点吗?
学生:(热烈响应)老师说得真准,她可是我们的数学课代表,小芳,学习成绩一直都很优秀!
老师:所以小芳是非常出色!
学生:是这样的,老师。我把五个手指用A、B、C、D、E来表示,这样研究问题就简化了许多。这样就可以把这个问题放到纸上来解决了。我还发现,只有每一排是写了五个数字,从第二排起,每排就只有四个数字了,这里面似乎有一定的规律,也许跟4有关,那么,总数减去5,然后除以4,所得的余数有没有什么规律呢……虽然,我还没想好,但我还是觉得总是数手指不太好。

老师:为什么数手指不太好呢?
学生:老师,这个我的想法是一样的。现在是数到100的,如果数到200、300……1000、2000……,如果还是用数手指,怎么行呢?

老师:我还发现了另一个同学,也是十分厉害,她通过数手指的实际操作提炼出了数学模式,这是培养抽象思维和规律识别能力的重要步骤。现在,请这位女生向全班同学复述一下你的发现。
学生:我发现:从数大拇指到返回到食指,共数8个数为一周期。前半周期4个数,是数大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后半周期4个数,是数小拇指、无名指、中指和食指。100÷8=12(组)……4(个),也即当数到第12周期时,还余4个数,属于前半个周期,于是数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数到100最终应该在无名指!

老师:解释得十分透彻,生。大家都要学习这种从具体实例中寻找并理解规律的方法。
接下来,请每位同学根据这个周期性规律尝试构建一个表格来表示这一过程。很好,既然大家都已动手实践,那么我们将在课后继续深化这一内容,确保每位同学都能牢固掌握这一规律,并能够灵活应用到更大的数列之中。

(最终,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共同完成了数手指游戏规律的表格构建,答案在文末。)

教后反思

在本次“探究性数学思维游戏”课中,我成功地将趣味性的“数手指”游戏融入到数学教学之中,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的热情。通过引导学生从简单到复杂地数手指,我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基础计数能力,还培养了他们观察、归纳和推理的数学思维品质。

这里再强调一下,所谓的“玩游戏,算算命”,其实是可以通过这个“数手指”游戏来检测一个孩子在把玩探究性数学游戏中的思维方式、思维品质的特点、优缺点而已。希望老师或家长在把玩中注意观察孩子的这些特性,以便为之后的培养、培训因材施教、提供更加科学的“个性化方案”。

首先,在第一级游戏中,学生们通过实践操作发现并理解了周期性规律,即每5个数循环一次。当我提出数到特定数字会落在哪个手指上的问题时,同学们能够迅速运用除法和余数的知识来解答,并通过实际操作验证了答案。这个环节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数的直观感知。

然而,在第二级更复杂的数手指游戏中,部分同学表现出疑惑和不适应,这提示我在设计此类挑战性活动时,需要更加注重循序渐进的原则,并充分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和跟上节奏。当有学生急于回答但答案错误时,我适时进行了教育干预,指出他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急躁与粗心现象,并以此为契机引导全班同学认识到数学学习中细致、沉稳思维习惯的重要性。

接下来,课堂上有同学展示了良好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她通过建立模型(用字母表示手指)以及发现每8个数为一个周期的规律,解决了数更大数值的问题。这一部分的教学亮点在于,它鼓励了学生跳出具体操作,提炼出数学模式,实现了从具象到抽象的跨越。

最后,我指导全体学生通过构建表格进一步巩固所学规律,确保每位同学都能够掌握这种解决周期性问题的方法。课后应当继续跟进,通过更多练习让学生熟练应用这一规律,同时也要强调如何在日常学习中养成认真仔细的习惯,提升数学素养。

总结而言,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较为成功,但在个别环节仍需关注个别差异,适当放慢进度以照顾到所有层次的学生。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将继续优化活动设计,平衡趣味性和知识深度,强化对学生思维过程的关注与引导,助力他们形成严谨而灵活的数学思维方式。

最后用一首七律诗来表达过年前给孩子们这个游戏的内心感受——
手指游戏真有趣,不同数法比智慧。
急躁粗心非正道,静思细究方为先。
抽象模式揭规律,具象之外见真颜。
新春将至勤研学,思维花开迎春节。

参考答案

上表的意思是:数到几,就用这个数去除以8,余数是1在大拇指上,余数是2或没有余数(即余数是0)在食指上,余数是3或7在中指上,余数是4或6在无名指上,余数是5在小指上。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