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双璧:汉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与太平街的文化传承
长沙双璧:汉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与太平街的文化传承
近日,汉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这一消息不仅彰显了长沙作为“楚汉名城”的文化底蕴,更为城市历史遗迹保护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汉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地下宝藏的守护者
汉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位于长沙市岳麓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代表中华文明的150处重要大遗址之一。遗址公园内分布着多座汉代王陵,这些陵墓不仅是研究汉代长沙国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更是了解当时社会生活、丧葬制度和工艺水平的珍贵窗口。
近年来,遗址公园管理处创新性地提出了“党建+”工作模式,将党建工作与遗址保护、学术研究和宣传教育深度融合。通过“党建+规划”、“党建+研究”和“党建+宣教”三大模式,遗址公园不仅完成了《保护总规》的编制工作,还对12座王陵进行了精准定位,更有马坡、庙坡山等考古新发现不断涌现。
在文化传承方面,遗址公园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开展各类宣教活动。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遗址公园承办了湖南省主场活动,发布了多项重要考古成果,让公众近距离感受汉代长沙王陵墓群的独特魅力。据统计,仅2023年就举办了27次各类宣教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全民对文化遗产的热爱与尊重。
太平街:千年古街的现代新生
如果说汉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展现了长沙的地下宝藏,那么太平街则是一条承载着城市记忆的活着的古街。作为长沙古城保留原有街巷格局最完整的一条老街,太平街以其独特的建筑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八方来客。
漫步太平街,仿佛穿越回清末民初。街巷两侧的小青砖、坡屋顶、白瓦脊、封火墙、木门窗等建筑元素,无不诉说着长沙的历史故事。这里不仅保存了贾谊故居、乾益升粮栈等历史建筑,更通过现代商业的注入焕发新生。
太平街的保护工作采用了四级保护巡查机制,确保每一处历史建筑的变化都有迹可循。在保护的同时,太平街也在积极拥抱现代生活。2006年开始的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整治项目,不仅保留了原有的古建筑,还为乾益升粮栈、利生盐号、宜春园茶楼等老字号注入了新的生机。如今的太平街,白天古意盎然,夜晚灯火迷人,成为了长沙夜生活的热门打卡地。
“走太平”: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值得一提的是,每年农历正月十六,全椒县都会举办“走太平”活动,这一传统民俗已有1500多年历史,被誉为“中华民俗的活化石”。今年的活动将从2月8日持续至2月13日,为期6天,期间将举办16项文旅活动,包括“健康太平”大型健身走、“韵动太平”民俗文化表演和“乐购太平”特色美食展销等。
“走太平”活动不仅保留了传统的“走三桥过两街”项目,还融入了现代元素,如戏曲进社区、黄梅戏表演等,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这一活动不仅吸引了当地民众的广泛参与,更成为了展示长沙历史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
汉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与太平街,一新一旧,一静一动,共同构成了长沙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生动图景。它们不仅见证了长沙这座城市的悠久历史,更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展现湖湘文化魅力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