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古建保护创新实践打造文化新地标
景德镇:古建保护创新实践打造文化新地标
在江西景德镇,一座千年瓷都正在焕发新的生机。近年来,当地政府积极推动古建筑保护工作,不仅让老街古巷重获新生,更让这座城市成为了古今交融的文化新地标。
创新引领,数字化技术赋能古建保护
在景德镇的“心脏”地带,一座新晋网红打卡地——陶溪明珠拔地而起,成为陶溪川地区一个连接古今、空间与人、历史与现代艺术的崭新名片。这个项目最引人注目的是其独特的波浪形拱门设计,整个建筑宛如一条“游龙”游走在重焕生机的陶溪川地区。
陶溪明珠的建设过程堪称数字化建造技术应用的典范。项目团队运用了BIM 3D视觉仿真、CNC雕刻和铣削、3D放样、3D扫描、混合现实和云协作等先进技术,成功克服了建筑复杂异形结构带来的挑战。
在建筑内部装饰方面,项目团队在24米高的拱廊上精细铺设了多达36万块、五种色彩各异的釉面窑砖。每一块砖都经过数字化精确编号,确保了铺设的精准度和艺术效果。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带来了显著的环保效益。据统计,该项目通过数字化技术优化,累计节省了1,077平方米模板、525立方米混凝土和1,213平方米装饰砖辅助材料,减少了13,769吨碳排放。
科学规划,构建多层次保护体系
景德镇在古建筑保护方面建立了科学严谨的规划体系。以湖田古瓷窑址为例,保护区划分为三级: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和二类建设控制地带,总面积达853.59公顷。
在保护范围内,所有建设活动都受到严格限制。重点保护区内禁止建设与文物保护无关的项目,一般保护区内新建建筑高度不得超过9米,建设控制地带内新建建筑则需与传统建筑风貌相协调。
保护与开发并重,实现可持续发展
景德镇的古建筑保护工作始终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在保护历史风貌的同时,通过创新改造为古建筑注入新的活力。
陶溪川文创街区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这里原是景德镇国营宇宙瓷厂,经过改造后,不仅保留了原有的工业遗产风貌,还成为了集文创、艺术、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园区。夜晚的陶溪川更是灯火璀璨,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打卡。
社会效益显著,文旅发展迎来新机遇
古建筑保护工作的推进,不仅改善了城市环境,也带动了当地文旅产业的发展。如今的景德镇,处处皆是景,处处皆可游。
陶阳里历史街区白天古意盎然,夜晚灯火迷人,成为了游客必到的网红打卡地;瑶里古镇以其独特的青花瓷文化吸引着四方游客;中国陶瓷博物馆内珍藏的无语佛雕塑,更是成为了文艺青年的朝圣地。
景德镇的古建筑保护工作,不仅保护了历史文化遗产,更让这座城市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未来,随着更多创新技术的应用和保护理念的深化,景德镇必将成为一座古今交融、文化繁荣的国际化瓷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