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蒲公英:清热解毒功效显著,食用方法与禁忌全解析

创作时间:
2025-01-21 23:06:5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蒲公英:清热解毒功效显著,食用方法与禁忌全解析

春天的田野里,遍地的蒲公英为我们带来春的气息。这种看似普通的野草,实则是一种珍贵的药食同源植物,被誉为“草药皇后”。蒲公英不仅外形美丽,而且具有多种药用功效,是中医临床上常用的药材之一。

外形特征

蒲公英的叶片呈波状锯齿形,顶端常带有一朵小黄花,宛如金簪。这种独特的外观,使得蒲公英在众多野草中脱颖而出,成为人们喜爱的野菜之一。蒲公英还有一个优雅的别名——“金簪草”,风姿绰约的外形加上随风飘散的果实,让蒲公英拥有很强的人气。

药用功效

蒲公英最早被记载于晋代《刘涓子鬼遗方》,是中国常见的野生蔬菜和中草药。其主要功效包括:

清热解毒

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抗感染的作用。在《医林纂要》中提及,“蒲公英点能化热毒,解食毒,皆泻火安上之功”。平常出现咽喉疼痛,牙龈肿痛,头面部如火燎,口干口臭等“上火”症状,可服用蒲公英。其神奇之处在于蒲公英药性平和,能泻胃火却不伤胃气,不会苦寒太过而损伤脾胃。故在《本草新编》中称:“蒲公英,至贱而有大功,借世人不知用之”。

消肿散结

蒲公英善于消痈散结,主治内外热毒疮痈诸症,是治疗乳痈要药。治疗乳痈肿痛时,单用浓煎服;或以鲜品捣汁内服、药渣外敷,或与全瓜蒌、金银花等散结、解毒药同用;治痈肿疔疮,常与金银花、紫花地丁、野菊花等清热解毒药同用,如五味消毒饮。

利湿通淋

蒲公英有“尿床草”之称,能清利湿热,利尿通淋,对湿热引起的淋证、黄疸等有较好的疗效。用于治疗热淋涩痛,常与白茅根、金钱草、车前子等同用,以加强利尿通淋的效果;治疗湿热黄疸,常与茵陈、栀子、大黄等利湿退黄药同用。

清肝明目

蒲公英可用治肝火上炎引起的目赤肿痛,可单用取汁点眼,或浓煎内服;亦可配伍菊花、夏枯草、决明子等药。


食用方法

蒲公英是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人们喜欢用蒲公英做一些美食,还可以泡水喝。制作美食,常见的有凉拌蒲公英,可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病防病能力;蒲公英汤,能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尿退黄等,适用于外感风热、痰热互结、下焦湿热等人群。应注意需适量食用。

蒲公英泡水喝是最方便的,目前人们选择较多的用蒲公英叶或蒲公英根来泡水喝。蒲公英叶子的清热解毒、消炎止咳的功效非常好,用于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等情况。蒲公英根泡水,侧重养肝,能降肝火,排肝毒,因为蒲公英根部的多糖以及其他有效成分会更多,还有很好的养肝护肝的效果。不管选择哪一种,我们应做到“不多喝”,“不乱喝”。

使用注意事项

  • 一次性不过量喝:蒲公英是一味寒凉药材,不宜过量服用,以免导致脾胃虚弱,若长期大量饮用蒲公英茶,可能会出现各种肠胃道症状,如腹泻、恶心、呕吐、反酸等。蒲公英叶茶或根茶每次冲泡的剂量3至5克即可。
  • 存在禁忌人群
  • 过敏体质者不宜喝:因蒲公英中含有过敏原,有些人服用后可能会引起皮肤瘙痒、红肿等情况,应停止饮用蒲公英茶,并就医检查。
  • 脾胃虚寒者不宜喝:蒲公英性寒,脾胃虚寒的人用蒲公英泡水喝,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腹泻等情况。
  • 低血压人群不宜喝:有研究显示蒲公英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其中含有大量的蒲公英甾醇、黄酮类物质。低血压者饮用可能会使血压更低,加重不适症状。
  • 有慢性肠炎者不宜喝:对有慢性肠炎的人来说,用它泡水喝,容易引起腹泻加重。
  • 经期不宜喝:蒲公英性寒,若经期服用,可能会造成经血凝滞,导致经血不易排出,从而加重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