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的犹太财团:从高利贷到金融霸主
华尔街的犹太财团:从高利贷到金融霸主
从高利贷到金融霸权:犹太财团的崛起之路
犹太人在金融领域的崛起,源于一段充满艰辛的历史。在中世纪的欧洲,犹太人因宗教迫害而被排除在主流社会之外,被迫从事一些被视为“不洁”的职业,其中就包括高利贷。这种职业上的限制反而促使犹太人在金融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
19世纪,随着欧洲社会的逐步开放,犹太人开始在银行业崭露头角。最具代表性的是罗斯柴尔德家族,他们通过建立遍布欧洲的金融网络,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然而,真正奠定犹太人在金融领域霸权地位的,还要数沙逊家族通过鸦片贸易积累的巨额财富。
沙逊家族的故事始于1792年,大卫·沙逊出生在巴格达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30岁之前,他担任当地首席财政官,生活顺风顺水。然而,1821年奥斯曼帝国新任行政长官达乌德的上任打破了这份平静。由于对犹太人的敌视,达乌德试图将沙逊定罪。在被迫逃亡后,沙逊辗转多地,最终在1832年获得英国国籍,并将全部家族财产转移到印度孟买。
在孟买,沙逊创立了沙逊洋行,经营英国、印度的棉纺织品、东方织物、波斯湾土特产等贸易,以及向中国走私鸦片。沙逊洋行的鸦片走私给英国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也解决了中英之间巨大的贸易逆差。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维多利亚女王命令英国政府授予沙逊贩毒家族更大更多的权力。资料显示,1836年英国对华鸦片贸易量超过3万箱(不包括偷税漏税的走私鸦片),中国沿海城市吸毒泛滥成灾,97%以上是被犹太鸦片商贩控制,沙逊家族控制量一般认为是在20%左右。
华尔街的博弈:犹太财团与“昂撒资本集团”的较量
进入现代,华尔街成为了全球金融的中心,犹太财团在这里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他们的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们一直面临着来自“昂撒资本集团”(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徒)的激烈竞争和歧视。
犹太财团在投行和对冲基金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但他们在其他金融领域如商业银行、保险业等的影响力相对有限。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多家犹太投行如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等相继倒闭,这进一步凸显了犹太财团在华尔街的处境并不稳固。
值得注意的是,犹太财团与“昂撒资本集团”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对立,而是存在复杂的合作与竞争。例如,在美国汽车行业中,通用汽车(属于摩根财团)和福特汽车(福特财团)等美国本土车企属于盎格鲁-撒克逊集团,而日系、韩系等在美外资车企则与犹太集团关系密切。两大集团通过不同的市场定位,共同掌控着美国汽车行业。
当代影响力:犹太财团的全球布局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犹太财团在当代金融领域的影响力依然不容小觑。据统计,全球500强企业中,近400家受到贝莱德公司和先锋基金等犹太资本集团的控制。在华尔街,犹太裔高管在金融、制药等行业的占比显著高于其在美国总人口中的比例。
犹太财团的影响力还体现在其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塑造上。例如,在乌克兰危机中,贝莱德公司以“援建”名义,直接接管了乌克兰境内的地产、基建、能源、电网、农业投资等诸多领域,显示出其强大的资本实力和政治影响力。
成功密码:文化传承与创新精神
犹太人在金融领域的成功并非偶然,其背后有着深厚的文化和社会因素。犹太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极高,这为他们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人才。同时,犹太人社区内部的互助网络也为商业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犹太人特有的创新精神和商业智慧,使他们在面对困境时总能找到新的发展机遇。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现代语境中的“犹太人”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民族概念,而更像是一种阶层或跨国资本俱乐部的象征。许多所谓的“犹太裔”成功人士,其身份认同可能更多地与资本和精英阶层相关,而非单纯的民族属性。
结语
从历史上的高利贷者到现代金融霸主,犹太财团的发展历程充满了坎坷与辉煌。他们凭借智慧、勇气和团结精神,在金融领域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犹太财团的崛起之路也伴随着争议与挑战,其与“昂撒资本集团”的博弈仍在继续。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犹太财团的影响力已超越金融领域,渗透到政治、文化等多个层面,成为塑造世界格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