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特校“乐小斛”:一杯石斛茶里的职业教育创新
乐清特校“乐小斛”:一杯石斛茶里的职业教育创新
在乐清市特殊教育学校内,一家名为“乐小斛”的石斛饮品店正在悄然走红。这家由残疾人经营的饮品店,不仅为顾客提供美味的石斛饮品,更成为了乐清特校推进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创新实践。
走进“乐小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的店面和温馨舒适的环境。吧台前,残疾人员工小陈正熟练地在电脑上操作,为顾客制作饮品。一旁的小吴则负责泡茶、加入石斛花,每一个动作都显得格外专注和认真。
“乐小斛”成立于2024年10月,是乐清市中重度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也是乐清特校推进残疾人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在这里,像小陈和小吴这样的残疾人,经过系统的培训和实践,已经能够熟练掌握石斛饮品的制作技能。
“我们开展饮品糕点制作技能培训和各种普特融合公益活动,主要是帮助残疾人提升职业技能,和沟通技巧,让她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找到生活的尊严。”“乐小斛”就业辅导员谢志玉介绍道。
“乐小斛”的成功,离不开乐清特校在职业教育方面的创新探索。学校根据当地产业特色,开设了包括石斛培育在内的多个职业课程,针对性地为学生的就业提前“铺路”。学校还建立了残疾人就业孵化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帮助他们掌握实实在在的劳动技能。
乐清特校校长叶圣海介绍,学校的园艺苑相当于一个集学习体验、岗位实践、就业培训于一体的残疾人就业孵化基地。学校结合乐清当地的特色产业,开设了电子装配、洗车服务、石斛培育等专业课程,针对性地为学生的就业提前“铺路”,“去年的毕业生中,有9名学生顺利入职,其中还有学生进了上市公司”。
经过10余年的摸索和实践,一套“学前段分类康复训练—义教段学科知识习得—高中段职业技能培训—残疾人之家职前就业孵化”一体化办学模式在乐清扎根、发芽、生长,成为当地特殊教育的一张“金名片”。据统计,乐清市特殊教育学校连续3年毕业生就业率在90%以上。“结合本地实际,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构建县域特殊教育新格局。”在陈庆东看来,乐清的特教模式符合当下社会的发展需求,“特别是在教育共富的背景下,每一个特需学生都有权利去追求自己的人生梦想”。
“乐小斛”室内面积近800平方米,绿植点缀,环境清雅,已成为很多市民的一个新晋“打卡点”。很多市民抱着跟林女士一样的心态来打卡“乐小斛”。大学生王序用镜头记录了营业员们认真工作的样子,发布在社交媒体,收获点赞无数,网友们纷纷留言:“一定要支持渴望融入社会的不完美小孩”“必须支持”“希望多开这种温暖的店”……
乐清特校校长叶圣海称,2021年9月,乐清首家“工疗型残疾人之家”暨浙江宏奔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在乐清特校挂牌运行,19名特校毕业学生成为首批装配工,每个月都能领到工资。如今,其中多名学生成为了“乐小斛”的员工,在新的环境里,他们跟别人有了更多的交流,也获得了更多的自我认可和社会认同。
据悉,在“乐小斛”售卖出的每一杯茶饮,除支付原材料费用和维持日常运行所需开销外,全部用于基地内残疾人员工的劳务补贴与就业支持。未来,“乐小斛”将构建宽松休闲的多功能“一站式”服务平台,通过管家式就业指导、订单式技能培训和品牌化就业宣传,推进中重度残疾人就业创业,助力打造出残疾人共建共享共富的乐清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