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骑手心理压力大?工会暖心举措来帮忙!
外卖骑手心理压力大?工会暖心举措来帮忙!
“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月收入却难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54.23%的骑手曾发生交通事故,69.68%的骑手曾违反交通规则”……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揭示了外卖骑手群体面临的严峻现实。在高强度、高风险的工作环境下,外卖骑手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课题。
外卖骑手的工作压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收入不稳定、工作时间长、安全风险高。调查显示,近三成骑手表示收入无法满足日常生活需要,为了维持生计,许多骑手不得不长时间工作。19.40%的全职骑手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37.32%的骑手每月基本不休息。这种超负荷工作状态,不仅严重影响骑手的身体健康,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更令人担忧的是,外卖骑手在工作中面临较高的安全风险。54.23%的骑手曾发生交通事故,其中雨雪天气、路况不好、疏忽大意以及身心疲劳是主要原因。尽管75.80%的骑手购买了安全防护装备,但实际使用率并不高,这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安全风险。
面对骑手群体日益严峻的心理健康问题,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启动了外卖配送员心理健康专项服务活动,在杭州、北京、兰州、南京、成都五个城市举办了五场心理健康服务活动。这些活动旨在帮助外卖骑手及其亲属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缓解他们的工作压力。
以上海市普陀区为例,当地总工会推出了“暖‘新’十条”举措,涵盖组织建设、思想引领、权益维护、职业发展、健康保障等多个方面。具体措施包括:
- 建设65个工会驿站,为骑手提供休息场所
- 推出“工会爱新餐”项目,提供优惠餐饮服务
- 开展流动体检服务,关注骑手身体健康
- 推出“医”起悦未来心理关爱项目,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 推动建立集体协商机制,保障骑手权益
-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骑手就业能力
这些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十元吃到饱”的暖“新”食堂成为骑手们的“网红食堂”,工会流动体检车为骑手提供上门服务,心理健康科普项目线上线下同步推进,有效缓解了骑手们的心理压力。
然而,要从根本上解决外卖骑手的心理健康问题,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政府应制定专门的劳动法规,明确骑手的权利义务;外卖平台应优化调度系统,合理安排工作时长;社会各界也应关注骑手的工作与生活,营造更加友好的工作环境。
外卖骑手是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的心理健康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让他们在职业生涯中享有应有的权益与尊严。